武当山的武技此时还比不上峨眉,按照戚继光的话来说,一切姿势好看的武技,都是花拳绣腿,是花枪花刀。
表演性质的武技,戚继光是非常厌恶的。
就连招兵时,宁愿招刚放下锄头的憨厚农夫,也不愿意要一个所谓的江湖好手。戚继光讲究的就是战阵武技,枪丛戳来,枪丛戳去的大场面,要的是整齐有规律乃至是死板配合,而不是很好看的武技。
他看重集体力量,最厌恶的就是各种引人误入歧途的花架子武技。
这么说吧,是个人练点强身健体的东西,都会自信心暴涨,觉得自己很强就该承担更重的担子,享更大的福,进而任侠纵意,走错路便搅乱地方清宁。
一切武技都是为了杀人而存在的,强身健体只是基础,想要武技强大,只能把心思放在杀人技巧上面。而杀人最简单的就是一刀一枪,扎扎实实一刀下去,又没血条,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哪需要那么多的繁复动作,要的就是那么一刀。不是我劈中你,就你劈中我,这就是战阵武学的核心。
单兵搏杀就这么简单,军队更是一个集体,按照戚继光的兵法流派划分是兵技巧,靠人力杀敌是下乘,靠器械杀敌才是本份。
故而,军中武学的练法以强身为主,杀法就那么简练的几个套路,还是以彼此配合为主。一切武技只是为了更
快的出刀命中敌人所以别指望这类武技有多好看。
所以,杨奉明的拳法非常的简朴,毫无看头。
朱弘昭看的是套路技巧,杨奉明的拳术比他差一点,杨奉明的峨眉拳术讲的是运用关节力量,短打为主。
而他因为练体术的原因,虽然没有配套武技,可一招一式能连携全身力量,故而爆发的力量更强。
武技就练法和杀法两种,卢象升练功的刀重明制一百二十斤,搁到后世就是一百四十斤。这么重的刀怎么可能用来杀敌?所以卢象升的作战用刀也就三十斤,不要觉得轻,铁锹才多重?你抡圆试试,就知道三十斤的大刀有多狠了,基本上能连人带马斩成两截。
一名名宿卫三面而围,挑着一盏盏灯笼,观看着杨奉明武技。
宿卫都是军官种子,绝大多数都有基层、战场经验,自然也看得出杨奉明的拳术要义。这也是武人练武时保密,杀人时不怕被围观的原因。练法决定杀法,让人看去了练法,杀法被破解,也就成了自己的死穴。
再说练法是缓慢的,是需要不断回气的,很容易让人看明白。而杀法,都是一击致命或两三招致命,时间很短别人也很难看明白。
“如何?”
朱弘昭侧头询问,袁枢也是武技大师,道:“拳如枪,步伐稳如磐石。若是步战,或许能与金国凤将军五五开。”
金国凤的勇力,基本上军中将领青年一辈最强的,骑战时谁都打不过金国凤。当然,国朝步战最强的是武善这个怪胎,没人敢和武善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