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立不发一言,等待着自己儿子开口。
袁枢心中也有犹豫,看一眼父亲稀疏短短的花白胡须,心中为难。而袁可立神色平静,不给袁枢一点暗示。
遂,袁枢缓缓开口:“状元公的法子尚好,然有瑕疵。据臣所知,白银比黄金方便采挖冶炼。白银易泛滥,黄金作为新钞兑换凭依,金银挤兑是大患,不仅有国中奸商之患,更会受制于外人。”
朱弘昭点着头,现在他看白银已经不是当钱了,而是当不能吃的金属。人家拉来一船金属换走自己这边精良的,独有的贸易品,感觉被欺骗了一样。
“正因为黄金稀少难冶炼,会导致新钞发行不充,难以起到货币之用。所以,这是不妥当一;其二,新钞要利于流通,兑换体系要简单明了。新钞按黄金与银兑换,过于繁复,会导致新钞发行受阻。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人能拿白银换走新钞,再以钞兑走黄金
,让大策成为笑柄,有损朝廷威严。”
话题又回到原点,还是金银兑换问题,白银受制于人。
不要怀疑官商的胆量,合起来搞朝廷的钱庄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朱弘昭手指搭在扶手上轻敲,歪头问:“伯应有良策?”
袁枢摇摇头:“也难,臣只是提议,能否可行还需详细调查、推衍。臣的意思是严厉打击民间私铸,一金兑十银,一银千文形成定制。先以金银币推行,后发宝钞,逐步以宝钞取代金银币,收金银于国库。严酷震慑各方,保证货币体系安稳。”
看一眼余煌,他继续说:“同时金银币要铸造精美不易仿制,金属配比要独特,难以破解,还要便于百姓识别。”
袁枢的金银互兑体系,与余煌的金本位一样,都会遭到市场反弹,就是通常的挤兑手段。
然而最终目的是以纸币代替金银,乃至是铜钱。
首要问题就是站稳,不能遭遇挤兑就破产。余煌的金本位缺点就在这里,黄金被人一股脑提走,国库没有黄金发出去的新钞也没人敢要。
发行新钞与黄金挂钩,讲的就是信誉,不能人家挤兑你就关门,这等于自己打脸,不吹而破。
袁枢的金银互兑体系不怕,直接就是成体系的,你要兑首先要把银子换成银币。银币铸造因为精美问题,成本也不小,可规模越大,越能冲抵成本。只要你进来兑换,朝廷就是赚钱的。
袁枢的策略问题就出在体系绑的太死,以后很难松绑。
宫里赐下去的节庆银币每个重一两,含银七钱,其他是合金配方。的确够精美,毕竟每一枚银币铸造成本就接近一两。民间想仿造一模一样,除非大规模开铸,否则连技术、设备成本都捞不回。
最后,袁枢说:“只要信用可靠,新钞终究比金银币方便。长久之后,便能取代零碎散银。”
新钞站稳脚,也就能逐步投放增发,使得货币短
缺的情况得以缓解。只要钱流动起来,谁有功夫来兑换金银币?
还是要绑死,绑死最大的好处就是开始时方便立足,难的就是以后解绑。
朱弘昭又看余煌,余煌挑眉笑笑:“袁司正所言在理,不过臣也有一点浅见。金银币配合铜钱流通时,当禁止民间大宗金银交易。对红夷人,要出台别样措施。勒令夷人于朝廷钱庄处以银兑换银币,逼着他们以新钞纸币采购货物。”
这条件不算难,红夷人为了贸易几乎什么丧尽天良,不要脸皮的事情都做了,只要能贸易,这点亏他们愿意吃。供求关系摆在那里,现在只有大明能提供上好丝绸、好茶、瓷器,乃至是铁器。
不要以为大明以前铸不出好炮就以为大明没有好钢,好钢那么值钱,给丘八用岂不是糟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