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大总督驻地,大同镇阳和口。
三月初四,一片牛毛细雨中宣大巡按杨嗣昌来总督府拜见他老子杨鹤,宣大总督继王化贞倒下去后,接替的是老好人杨鹤。
朱弘昭挤不出合适的文臣来接替这个位置,为他照看起家的老巢,更不可能把军权交出去。故而,宝卷先生在床头吹吹风,杨鹤就走马上任了…
这是个没有军权的总督,管的还是民生基建问题,正好也是杨鹤拿手的东西。
今年开春,就不是一个好年!
雪化的迟,春来的晚。
好在,有土豆…
宣大一些地方都开始供奉土豆娘娘大神…
现在的宣大,除了河泽靠水的地方种植五谷外,其余地方多是种植土豆或油菜、大豆、豌豆轮种,杨鹤在赴任前述职报告里,他的施政措施就三样。
首先是水利,王化贞被这个搞下去,他不得不重视。其次就是土豆,培育更为优良的土豆为各地提供良种,其次就是响应京中风气,施行植木政策,鼓励农闲时于山野处多栽植果木,进行创收。
因为交通问题,一个地方很难有大规模林木果业,因为生产出来本地消化不了,更运不出去,只能烂在手里。
水利、土豆两项施政措施谁都能看到,唯独这植木政策是独有,所以相府提议的三名人选中,朱弘昭才选择了杨鹤。
宝卷先生的枕头风真有那么好使唤,江南人也不会被杀的鬼哭狼嚎服软。再说,宝卷先生那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为了不相干的人把自己搭进去?为杨鹤说话,也只是顺应形势而已。
杨鹤这个当老子的总督没军权,偏偏他当儿子的杨嗣昌有兵权,这就是父子搭档相互弥补的地方。
父子搭档可见圣眷之隆,元从系最多诽谤诽谤靠女人肚皮上位,也不好排挤这对外来的父子,各处合
作的也算融洽。
督府正堂里,杨嗣昌坐的端正,待其老子坐好后,才翻开册子要报告。
杨鹤指着一旁道:“将册子放下,口述。有什么事情当面说,以后你是要去中枢的,每日抱着个册子,是你当官,还是你的幕僚当官?”
“是,父亲大人。”
杨嗣昌神色悻悻将册子放在一旁,杨鹤的幕僚在一旁笑笑,与书吏一起提笔,做述职记录。
杨嗣昌这个巡按是受御史台和将府两个地方督管的,更是天子耳目。巡按虽然地位低,可权柄重,与地方督抚掰腕子的事情没少发生。
表面上是受督抚节制,实际上都是向中枢负责。可杨鹤是亲爹,你敢掰腕子?
大同镇总兵是李遂,先王的亲卫将,挂征西前将军印;宣府镇总兵是杨御藩,挂镇朔将军印。铁打的宣大,不是白说的。
因何冲早前开拓塞外旧地如玉林卫城、镇虏卫城
等处,宣大的治理范围更大。
杨嗣昌道:“下官巡查各处,基层克忠勤职,事关温饱,春耕落实到位。今年天灾,影响不会太大。一切顺利,今岁宣大土豆会高达一百八十万钧,也就是一千八百石。”
粮食计算单位是石斗升,是体积单位。一石粮食约二百斤,用来计算土豆有些不准确,故而采用重量单位。朝中酝酿着下一届推广公制,将度量衡单位统一化,以后的粮食一律采用重量单位。
以一石二百斤为准,体积单位石更替为重量单位石,十石一钧,略重于后世一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