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告国民书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999 字 9个月前

九月二十一大早,应诏入京的蕺山先生,蕺山学派开创者,江南大儒,前内阁行人,绍兴山阴人刘宗周余惊未散,若不是他在士林的高隆地位,他也会死的不清不楚。

他终于体会到了洪武年间士林的悲剧,现在正重演这种悲剧。

成祖文皇帝为了在谥号中有一个文字,并没有如太祖高皇帝那样从始至终压迫士绅,而是改变方针给文人卖好,以求死后能有一个文的谥号。

“号外!号外!君父今日午时登正阳门,宣告征日国书!”

发报少年迈着脚丫子,挥舞着报纸,在驿馆内派发着报纸。

瘸腿的驿丞挎着刀,是宣大老军,勉强赶上了朱弘昭扫盲军令,只是运气不好平辽战役中瘸了一条腿,失去了上进的机会。

双手捧着报纸,驿丞咧嘴笑着吩咐下属:“君父雄壮,总算他娘的开战了!快抄,张贴示栏处。”

再不打仗,军里的老兄弟腿脚也就废了,天下人还以为君父可欺!

“君父…”

刘宗周已不止一次听到这个对皇帝的新称呼,这是乱制,祖宗制度体统乱了,就是乱国!

可他紧闭着嘴,不敢说,嚷嚷这些话的人都不见了,一个都不见了。

“神策军入京了!”

驿馆外一名门卒疾跑着进入驿馆,驿丞哈哈笑着,一瘸一拐出驿馆,看着神策军马队、甲士穿着大红色战袄袍甲缓缓开来,仿佛一道红色火流扑来。

“将军!”

驿丞右臂在胸前行着军礼,对着剃着光头点了戒疤,端坐在战车上的神策军右将军刘高旭大吼:“标下环卫乙营队官韩靖边!”

他是先王旧部,是先王的外围亲卫,还不是宿卫出身,却是山东王府潜邸宿卫出身。

鎏金山文对襟连身甲,大红收边,刘高旭膝盖上放着水牛立顶高尖六瓣金纹战盔,大嘴咧着对韩靖边抬起右手,轻轻招摇着。

“武人当政,埋祸于千秋!文道不昌,文道不昌呐!”

刘宗周返回二楼客房,这里站得高,可以看到周围街

道上一片鲜红,火红的刺目。也只有当今,敢让野战边军入京城进行检阅。

张溥、张采也在驿馆,两个人神色沉重,沉思衡量着。

正阳门大街前,一队队红袍神策、白袍飞熊军士抵达,候立。

京中三千余官员在三司带领下,在前排班。

奉先殿,朱弘昭穿上武宗皇帝昔年使用的鱼鳞龙纹钢甲,头戴双龙争珠立顶战盔,腰挎缀饰七十七颗不同色泽宝石的雁翎刀。

天子有六服,其中就有亲征、阅军所用的戎服,也有专制铠甲。

“不孝子孙弘昭,为开万世不易之国祚、社稷,今宣誓征伐日本,扩疆万里以安我中国之民、养我中国之民。太祖有言,打江山易守江山难,难难难。”

“世道平稳,士民安堵贵在守成。如今中西贸易日盛,海事渐高,已是我大明所承之华夏,与西夷列国大争之时。”

“下为子孙争得先机,上为华夏中国之延续繁盛,中为我皇明社稷永存。孙朱弘昭今起战兵七十万,劳民四百万征日,望祖宗庇佑,望华夏英灵庇佑。”

一根大香点燃,抖去香灰,香头赤红,朱弘昭上前插在铜鼎,一抖披风转身,步伐飒踏出殿。

奉先殿前,三千宗室少年新军持戟司戈,他们有辈分大朱弘昭两辈的,也有小一辈的。可都是少年,仰望着日光下折射光彩的当家人,是他给了天下宗室一个自由,一个机会。

也是这位皇帝,开启了宗室以字行世的先河,使得宗室们不再受限太祖高皇帝的宗室命名法,不会人活着没名字,死了也没名字,也不用顶着生僻的名字,都有了代替名的字来行走于世,可以拥有常人所能拥有的正常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