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内部倾轧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750 字 9个月前

此次大清洗总体方面而言平白损耗了不少资源,实际上抄家后补充的国库,不下千万两之巨。更关键的是铲除了后患,减少了争夺资源分配的群体,使得来年朝廷能掌握更多的资源。

对长久而言是好事情,可远征日本不能搞砸了,否则损失朝廷也承受不起。以战养战是挑起这场仓促战事的本意。

九月十八祭祖,这相当于大明的圣诞。

藩王、郡王们离京,留下大约三千多的各藩宗室少年,被编入羽林卫,开始了宗室子弟为期三五年的从军历练。

手里的牌已经砸下去,朱弘昭也没了心思去管,毕竟也管不了。

九月二十一早,在禁军入宫当值之前,李成妃偷偷摸摸离去,曹少钦低着头故作不视,进入温室。

温室内百花争艳,朱弘昭敞着胸背躺在一片花丛

中,嘴里嚼着花瓣,正在休养精力,伺候久久饥渴的女子,实在是一件劳心劳力耗费精神的事情。

曹少钦蹲坐在一旁,摘了个西红柿吃着:“万岁,河南那边办妥了。”

“知道了,岁末吏治考察进行的如何了?”

太康侯张国纪一家又卷进这次谋逆,现在在入京的路上全死了,不,还有一个遗腹子张康躲过一劫,已送到姑姑张嫣那里去了…

“还在统计,相府一套、御史台一套,司礼监一套估计在下月初能完成。”

朱弘昭一骨碌起身,指了指远处的黄瓜架,曹少钦过去摘了几根黄瓜过来,朱弘昭咬着清脆黄瓜:“让司礼监议议司吏当差年限,朕的意思是扩大吏升官的渠道,并限制吏员在任时间。年轻人做事有干劲,热诚,有当官的动力,有个好前程不会自误。而吏员岁数大了,没了盼头,又沉浮于司事深谙其中门道。这种人没什么前途,心思也就不在差事上了,留着没用途。”

“吏员办差年限,令吏四十,司吏三十五,依次递减。”

朱弘昭说着,曹少钦认真领会,明白后匆匆离去。

衙门里的新丁,做事情或待人接物都是平和的,热情的,不会故意为难人,也不会拿前途去开玩笑。

那些衙门里资历够老又上不去的死鱼,不好好办事,做事邋遢磨蹭,一个个拿捏起权势来端的是面目可憎。

这方面的问题在京闻日报已有披露,士子们去衙门办事衙门里自然是笑面相迎。可农户、匠户们,普遍上还是会受到衙门里的吏员故意刁难。

正好借着这次大清洗的威风,将吏治整顿一下,做出工作年限规定。

至于老人的经验?规章制度摆在那里,要哪门子经验?糊弄人,欺上瞒下玩手段的经验?制度限制住,做事的人只要认真用心,做好分内职责就没什么事情了。

至于提前退休的吏员生计?朝廷管什么管,衙门里攒下的人脉可比真金白银,人勤快一些,又经验丰富,不相信还能被饿死。

琢磨不透,曹少钦心里嘀咕着,去司礼监交代这件事情。这边一轮后,会由司礼监掌印,内相赵仪在相府议事时提出。

琉球,颜思齐放下岛津氏求援信,冷笑两声,继续处理军文。

而匆匆抵达汉城的熊廷弼也是头大,毛文龙、陈继盛一起被害死,直接导致朝鲜军团军心混乱,好在张盖、王克奴刀子挥的狠,给压住了。

安邦彦前来讨要下月军饷,方便一次性寄回水西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