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大洪水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733 字 9个月前

双手握着金灿灿虎符,朱弘昭有些恋恋不舍递给袁可立道:“袁公,国朝革新,处处缺银子。受灾百姓如待哺孩儿嗷嗷,朕为民之君父,不可不管。袁公杀多少蛀虫,为国朝革新节省多少元气,为灾民运来多少救命粮食,朕都会铭记在心。卿不负朕之社稷,

朕亦不负卿。”

袁可立双膝跪地,接住虎符,花白胡子抖着:“千难万阻,臣此身应之。”

袁可立与毕自严拿到正规圣旨和官印后,没到中午就匆匆走了,在通州乘坐海船顺着潞河洪水一路往下漂,走海路去南京。

承天门楼里,朱弘昭缩在皮裘里,叶向高还跪在面前。

“叶公,现在追究什么都是于事无补。做好善后处置是眼前之关键,且去吧。”

有些疲乏,朱弘昭挥着手,叶向高叩首离去。

洪水不可怕,可破的是决堤。

京师周边水利督管的极严,砍死的管事的,比施工意外死亡的劳力还多。

可上游宣大那边出问题了,宣大总督王化贞是朱弘昭属意的人,也是叶向高的弟子。

那边为了今年缓解旱情,大肆修建水坝截水灌溉土豆田地,结果都没想到大旱之后的大涝来的如此迅

猛,来的如此突然。

宣大的土豆产量,已经是皇帝得天眷的代表。王化贞竭尽所能想着法子增加土豆亩产量,他修了很多的水坝,却没有多余的力量去修建堤岸。

洪峰下来,一道道的水坝被冲毁,又不断积蓄着势能,整个宣大的水坝几乎全毁了,洪水从上游开始就失去了控制。

上游突破堤岸,那中下游的堤岸纵是铁铸的,也是无用,是摆设。

通州,张家湾南十里。

“将军,下方百姓已疏散完毕!”

一队队军士将一桶桶火药往潞河堤岸旁运输,李成栋戴着斗笠,站在堤岸上,披着蓑衣嘶吼:“好!京师水排不出去,就在于潞河排水有限!上午,万岁爷出京视察民生,都是淌着水进城的!”

“弟兄们,淹田不淹田的咱管不了!咱不能看着皇城泡在水里!出了事情,老子担着!炸他娘的!”

通州知州急匆匆赶来时,已经晚了,驻扎张家湾

大营的神策军一部军士已点燃引线,一声惊天爆鸣,能与天空惊雷相媲美。

潞河水位迅速下降,炸开的口子越来越大,汹涌的洪水将下游一片片良田淹没,冲毁一座座村子。

“漕运完了…”

知州瘫倒在烂泥里,豆大的雨珠打在身上,生疼生疼。

潞河两岸的田地有河水灌溉虽然长势可以,可夏收在即,在这样的大雨里泡了三天,也基本上毁了个差不多,决堤淹田没什么大损失,因为已经没了可损失的。

关键是,潞河是漕运进京的核心线路,潞河的水位至关重要。

哪怕是大旱时,也通过上游人工改的支流也维持着较高水位。现在,大雨之后水位普遍高涨,短时间内想要修好这堤岸,实在是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