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辽东就是一个大军营,军队不能一口气抽回来,要一点点抽回来逐步消化。同时,进行军屯,震慑朝鲜士民,给朝鲜总督袁崇焕、朝鲜总兵毛文龙提供战略威慑,使这两人方便清洗、消化朝鲜。
这批大约六万人的军队回防,让朱弘昭彻底的松了口气。
当夜召集大将军府诸位入宫,在武英殿内议事,议接下来的军队安置策略。郭谅入京,以骁骑大将军之位,挤到了大将军府,作为宣大军的代表。
禁军三大营里,取消了于谦北京保卫战时设立的十团营,这是以当时各省入京勤王部队改编的,也是轮番入京值守的地方部队,被称作班军。
将于谦取消的五军营番号重新设立,五军自然是对应五军都督府,归各都督府节制的军队。性质与班军一样,也是地方部队轮番入京。不同之处是十团营班军的指挥权在地方督抚手里,而五军营则依靠各都督府辖地内卫所军组建,属于都督府直管。
五军营被于谦废了,失去这支平时能出动的军队建制番号,五军都督府自然也就废了。
毫无疑问,新成立的五军营将会是以后京营的主力部队,因为五军营的番号够大,在朱弘昭计划中,五军营等于五个标准军团,约有十万人。
此外神机营这个传统上的天子亲军,大明第一军则是京营的核心武装及模范军团。天启时由五部扩充为七部,朱弘昭再次扩充后,是加强军团,兵力将近三万。
此外三千营改编为车营,配属一个护卫骑营,这样的编制以高机动、高火力输出为主,叫做车骑合军。属于大将军府根据车营战法开发的实验性军种,若效果好,则会推广到神机营。
说白了,三千营将会是军制改革的小白鼠,给神机营打前驱。所以整个三千营,也有八千人马。
上二十六卫以后扩充,每卫以标准战兵营为作战单位,也就是三千人,不是卫所军制所规划的五千六百人,这样又是八万人。
还有飞熊军、神策军这两支嫡系中的嫡系扩编而来的军团,又是五万人。
此外锦衣卫这个上二十六卫里的第一卫,总共十四个千户所,也要编满,算上东厂禁军、大内净军,又是一支将近三万人的加强军团。
光京营禁军体系,编满后就有整整三十万兵马,内四镇兵马维持三分之二编制,也要七万人左右。
这场会议,大将军府的目的就在于消减皇帝的暴兵思想。真的很没必要维持这么多的精锐兵马,真的没有这个必要,也养不起。
要知道,成祖北迁的时候,京营兵马一度高达五六十万。强干弱枝一直是北京方面所注重的核心,就连天启继位之初,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李邦华整饬京营
三大营。将账面十二万的京兵,一口气裁掉将近七万的空额、顶替、挂名种种原因造成的水份。
李邦华用一年时间才整顿好京营,天启二年的京营兵满打满算也就十万人。
至于上二十六卫亲军,早就废了,成了空架子。
可成祖时期的军队是卫所军,朝廷压力不大,反倒能和卫所抽血弥补财政亏空。
现在,以朱弘昭的法子养一个军团,一年光军饷就要近五十万两,换装军械、粮草消耗算下来,一个军团两万多人,一年大约将近一百一十万左右。
而整个京畿计划中的部队算下来,总体是三十八万,平均下来是两个加强军团,以及十五个军团,这该花多少钱?
国朝之前养军队不怎么花钱,是因为没有把当兵的当人看,只是维持这帮人不饿死。同时这样微薄的军饷上,还趴着数不尽的蛆虫吸食。
按着朱弘昭的计划,这京畿一年军饷预算就在两千万左右,算上各处兵马,相当于天启三年朝廷税收
的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