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心学格物(一)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422 字 9个月前

杨鹤可是知道京里变动的,可他不愿意在宝卷先生面前去巴结陈策一伙人。他已经六十多岁了,不在意做官与否,否则是不会对宝卷先生那番话的。

他那话虽是打趣,可没有那种思想准备,是不会说出口的。若真是一个官迷,那种不吉利的话别说自己说,就是听了都会生气变脸。

此时他所在乎的,最重要的就是儿子的前途以及自己的名誉,或许眼前的宝卷先生也是他所在乎的其中之一。

可受不了宝卷先生的催促,宝卷先生是为了他好,他欣慰着起身,整理粗布衣袍,站立在船头拱手对驶来的战船轻喝道:“本官赣南巡抚杨鹤,拜见青州卫指挥使陈将军。”

战船上,对这艘本该早早规避,却直向驶来的花船已经提高了防备。

陈策不动声色间就对亲卫将做了个手势,待命在

指挥高台的铳手已做好准备,就连求援烟花都抽了出来,一旦有变故就会点燃烟花向岸左军营求援。

更有四名身穿轻便罩甲的小校各抱酒坛走向船头,在没有打扰朱弘林的情况下,完成了保护预防工作。

“杨鹤?赣南巡抚不在赣南,来南京做什么?”

陈策不认识杨鹤,也不知道杨鹤,他只是一个带兵的,不熟悉官场。他觉得很奇怪,杨鹤不在江西治政安民,来南京不奇怪吗?

“武陵杨修龄,多有政绩,素有清望,是个谦和的好官。”

孟弘略对士林后起之秀,朝野重臣、清流、名士知之甚详,对陈策说罢,扭头对朱弘林道:“这位杨修龄乃是御史杨文弱之父,见见无妨。以杨修龄之品行,不会无故来南京,必然事出有因。”

“好,那就见见这位赣南杨巡抚。”

朱弘林对杨嗣昌的感观不错,他接触的官员并不多,只觉得杨嗣昌是个热情、态度谦恭不失才能的人

,所以对杨鹤也有一点好感。

再说了,人家堂堂巡抚主动拜见,对陈策一个武人给以尊称,不见一下,陈策也不好见人。

“大公子稍待,咱去迎接杨大人。”

见此,陈策抱拳起身,他必须要检查杨鹤,杨鹤堂堂巡抚绝不可能一人登船,在登船前他要断绝一切隐患。

四名放下酒坛的小校也不离去,就伫立在船首,目光四处探寻。剑横悬在腰后,剑柄在左,都微微调整角度,方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拔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