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将最大的悲剧不是地位低下,而是不受信任没有战役指挥权,甚至无辜卷入政治漩涡,被绞成碎片连真面目都让后人看不清楚。
东路朝东军团已经出征,四万朝鲜义从军分成二十多个队伍争相渡过鸭绿江,每队领军的朝鲜李氏宗室子弟带着对王位的渴求,相互联手或戒备,军心不齐却漫山遍野朝老奴腹心地区挺近,根本不准备硬打。
而毛文龙的东江镇将士,全员起航沿鸭绿江溯游而上,一路行军发檄文,鸭绿江两岸义州、镇江当即响应反正,然后与辽军一样,东江镇将士分守鸭绿江西岸的镇江,东岸朝鲜境内的义州,勒军不前。
镇江,是毛文龙真正起家的地方。因为镇江大捷,建奴惊恐后方不稳,毛文龙才不得不放弃镇江,带着辽民、军士南下在各岛上修缮工事兵甲,作为基地招募敢死义士对建奴统治地区进行瓦解。
在李成梁时期的辽东,毛文龙就是一个奇人。
万历四年正月十一日,毛文龙出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忠孝巷。祖父毛玉山,原在山西经营官盐,是晋商一员,后因生意需要,举家迁往杭州。父亲毛伟,弃商从儒,纳捐为监生,娶妻沈氏。沈家乃杭州望族,有“杭州甲族,以沈为最”之称。
毛文龙九岁时,毛伟病故,其母时年二十六岁,携子依弟沈光祚居住。沈光祚是杭州名宦,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历仕开封府推官、山东布政使、顺天府尹等职,后毛文龙从军,曾得这位母舅提携、推荐。
将他一举推给李成梁,担当李成梁的亲兵,和努尔哈赤一个待遇。不过毛文龙去的晚了,他去的时候老奴因为和李成梁的小妾有染,被赶出去自立门户,正在李成梁的扶持下当着女真奸,大肆屠戮兼并女真各部。
万历三十三年春,身为长子的毛文龙在三十岁的时候,过继给辽东鞍山的伯父毛得春为嗣子,遂只身北上,先顺道入京拜访了母舅沈光祚,被其荐于宁远
伯李成梁帐下,开始了在辽东的军事生涯。
当时老奴不断兼并女真各部落,辽东形势日渐紧张,毛文龙对山川形势和敌情都加意考察,同年九月,参加了辽东的武举考试,名列第六,被任命为安山百户,不久又升千总,万历三十六年,升叆阳守备。
毛文龙幼时,受母家之影响,亦曾接受传统的儒家正统教育,但对四书五经始终不感兴趣,而喜读兵法书,并‘耻学举子业,好孙吴兵法’。因此在重文轻武的明末,很难取得像样的功名,也因此一直未娶。
直到三十多岁成为军官后,始归家完婚,娶一山西士族女子张氏为妻。张氏不能生育,后又在辽阳纳一妾文氏,生子毛承斗。辽阳被后金攻占后,文氏死于战乱,与毛家宗族百口人同时遇害。毛承斗被人救出,送往杭州,张氏抚之如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