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大将军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17 字 9个月前

只要杨御藩掌握军权,那有什么好值得担心的?

崔景荣可没史继偕那么自信,拖着疲惫的身躯检验密封后,握着刻刀拆封,取出一卷公文,铺开一看倒吸一口凉气,却笑着感叹:“不愧是飞熊铁骑,行军神速名不虚传。”

徐卿伯凑过来一看,心里松了一口气,飞熊铁骑可是朝野公认的大明野战第一骑军,虽然只有三千余人抵达卢沟桥,但足以对京师各方形成有力的镇压。

唐朝时向回鹘借兵,三千回鹘兵得到唐朝任意劫掠长安的许可,还没到达长安,就把长安城内的叛军,让唐军无可奈何的叛军给吓得弃城而逃!

军队有时候就是靠名声来吓人,真要抡刀子砍,水份就被拧干了。

旁观的科道官相互看看,没有人跳出来瞎嚷嚷。

飞熊卫也没有得到军机处调令却入京,这是不符合规矩的。可左光斗这个朝野名望高隆的老臣挑刺神机营,被皇太弟收拾了一顿,他们可没胆量跳出来继续给朱弘昭添堵。

左光斗已经位极人臣,三法司的实际负责人,虽然没有入阁,可本身地位都相当于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他已经够本了,可以和皇太弟挑刺,就是皇太弟登顶,左光斗致仕也算值了。

可他们不一样,科道官号称储相,特别是六科官员,一个个前途闪亮,不管是那一党成员,只要进六科就是妥妥的朝廷栋梁,国家储相。哪怕被削去官籍,只要还活着总有机会回朝堂的。

但若被皇太弟给记恨上,看皇太弟这架势搞不好活个六七十岁,他们一辈子啥希望都就没了…

朱弘昭拿到公文看着,徐卿伯一脸轻松道:“按行程

计算,今夜四更前后飞熊军将会入京。”

“不,飞熊不能入京,传令高杰,让他在永定门大营驻扎休整。”

因为董卓搞的那档子事,飞熊这个军号的名声真的很差,现在皇位更替而飞熊入京,兆头不是很好。

徐卿伯闻言,脸色古怪。天启皇帝确实有意思,先给齐王飞熊军号,又给神策军号,这两个都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军号,但名声真的够差也够威风。

看着一道军文层层转手盖印后,索性无事,朱弘昭带着徐卿伯出殿。他的贴身随从阎应元另有任用,这时候还在内校场与新编入的三千宫中宦官组成的净军一起呼呼大睡。

解下披风披到杨肇基身上,朱弘昭坐在杨肇基身边,示意杨肇基不要多礼推辞,望着黑漆漆夜空中的点点星光,朱弘昭一叹:“老将军安心,孤相信杨三哥。这世道,怎么就眨眼间到了这般地步?”

裹了裹甲胄外的戎袍披风,杨肇基花白的胡子抖了抖,才说:“殿下,这就是人心。殿下与先王心怀社稷长远,注定了一切。人不是草人泥偶,天下的银子就那么些,朝廷手里多了,他们拿的就少。所以,这一切不可避免。”

“老将军说的在理,形势不由人啊。”

感叹一声,朱弘昭扭头嘴角泛起笑意:“孤常常在想,为何国朝之处包含历代,英杰能出将入相。而至今日,为何文武殊途泾渭分明?所以孤置办军机处,这只是权宜之计。孤准备改制,依三省六部制度,重立丞相府、御史台与大将军府,各专司军、政、监察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