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秦人佣兵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733 字 9个月前

历史上当天下人将建奴传的神乎其神时,每当过年时陕西北部的汉子相互拜年时,最关心的问题不是家长里短,直接问:去年你家又赚了多少银子?

陕北很穷,尤其是冰河时期到来之后,更是干旱的要命,草都难活,何况人?

秦晋甘水土流失,也是从这个时代失去控制的。

只有坚毅的老秦人后裔在这里顽强扎根,地里刨不出养家的东西,那就丢掉锄头镰刀,抄起大砍刀组队去辽镇发财!

天启二年以后,一枚建奴首级朝廷明码标价,五十两银子一枚,童叟无欺!

军人砍掉一枚建奴首级,升官发财可以直接从小兵当个把总,上头有人当个副千总,朝里打通关系更是一步到位当个守备操守不在话下。

所以建奴首级非常的值钱,下面当兵的需要,上面的将领也需要。

一枚建奴首级,运作的好市价能超过同体积的银锭子!若是个有身份的,嘿嘿,那就发大财了!

所以老秦人组队在辽地昼伏夜出,等着落单的建奴下

手,一年一个团队剁一个,人人都能过个好年。完全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因此,不仅彼此竞争激烈,还有毛文龙的游击队、插汉部散骑、还有各地缺银子或缺投名状的好汉大侠,也会在辽地游荡,准备捞一票。

再所以,别怪老奴为啥不进行大规模屯田,屯田只会造成部众分散,进而被人一步步蚕食。而且辽地此时,尤其是老奴控制的辽东高纬度地区,更是出了名的苦寒,在外面撒泡尿,抖的时间长了,都可能造成终生不育的隐患!

随着蓟镇、山海关一线彻底封锁,许进不许出后,秦人没了捞外快的财路。可家里的老人妻儿还是要养,总不能困在龟裂的土地里一家人饿死。

还好,按秦人的说法是:还好,有大同总兵何冲这个驴日的抢了鞑子大汗的婆姨,这下不愁没地方挣钱了…

尽管鞑子的人头不如建奴值钱,但比建奴好宰不是?

于是,陕北、宁夏一带的老秦人又是呼朋唤友,又是磨刀霍霍,终于,在帮家里置办好了过冬木柴后,老秦人的后代们组成团队,在边军那边办了个手续,弄了个乡勇身份,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塞了…

不要觉得这年头去衙门办事有多难,难的是文官衙门

边军,甚至是内地都快消失的卫所军,那也是军民一体,真正的一体,外敌入寇常常边民都会提刀子并肩上,也因为这种关系,文官想要镇压本地民变,军队过来就磨洋工。哪怕是戚继光训练的部队,面对民变发起的人群冲击,也会‘溃败’。

虎子臣,虎大威的本家侄儿,年十八,纠集秦地三百多不良少年,通过敲诈勒索绑架,凑够资金买了干粮和刀,从延绥镇榆林出塞,去东套找有名的马贼王马少先借马借粮饷。

延绥镇军兵对这伙犯罪分子熟视无睹,他们的老总兵杜文焕是军界不倒翁,让齐王收拾的灰头土脸彻底回家养老去了。新总兵杨肇基整顿卫所制度对他们来说是活命以及造福子孙的大好事,永远不要忽视国人骨子里对土地的渴望和眷恋。

齐王父子率先整顿恢复卫所军制,对九边各镇来说,是关乎切身利益的大事。上面的将领想阻止没那个实力,他们的实力就是手下的兵,可边兵除了少数是民户,绝大多数还是破产军户或者军余,这些人会跟着将领去反对卫所军制重振?

虎大威只是飞熊卫五大千户之一,可谁敢将齐王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