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彻底安抚彝民,朱弘昭让人拿来地图,指着西北说:“安首领饱读汉书,自然知道炎帝部落起于西陲,周人也在西部,这里是古羌人的地盘。东迁的占据中原,成了华夏正统。可原来的羌人呢?追溯炎黄之前,都是在西北这一片生活,所以大家有一个共同祖先。”
“女娲娘娘捏土造人,大家都是同根同种。”
“所以羌人演化的氐人、吐蕃人,古蜀人、古巴人都是血裔兄弟。而据本王所知,在炎帝东迁之前,彝人祖先就顺着汉中、巴蜀一路迁移而来,落根于此。”
安邦彦长大了嘴,这和彝人的神话有些不一样。
朱弘昭卷起地图,又铺开万历年间制作的坤舆万国全图,也就是世界地图指着一角道:“这个世界非常的大,人总共有三种。安首领应该听说过红夷、乌
番,红夷在欧罗巴洲,人种肤白色目,发色以黄赤两色,或两色相杂为主。而乌番在这里,浑身乌黑如炭。”
这个安邦彦听说过,缓缓点头。
朱弘昭手又指在朝鲜画一条线延续到美洲道:“武王伐纣时,殷商遗民二十五部在侯奚率领下乘舟渡海,现在在这里繁衍生息,这是一块比神州还要大,还要肥沃的广袤土地。”
指指自己的眼睛,朱弘昭笑说:“世上就这三种人有不同的祖先,彝民也好,汉人也罢,都是黄白肤色,黑发黑瞳。安首领,本王若穿上彝人服饰,说彝语,写彝字,谁能认出本王身份?所以,汉彝,自古就是血裔兄弟!”
“而苗人则是蚩尤旧部,南逃而来,也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至于彝文,安首领不妨想想,中原春秋战国之际,各国贴的如此之近,一个字足足有几十种写法,说不得就有一种类似彝文。后来始皇帝一统六合,方便书写才对文字进行统一规范,进行初步简化,
方便各地。而当时彝民在西南偏远之处,始皇帝的政令自然管不到彝人。”
在安邦彦皱眉思考之际,朱弘昭又拿出一本西夷地图道:“请看,我神州族裔文字乃是仓颉先贤根据形体而创,每个字生动形象。而红夷的文字,则是这种奇怪的符号通过各种组合形成,各地又多有不同。从文字形式可知,汉彝苗自古就是兄弟,而红夷不是。”
彝文确实有象形文字的精髓,安邦彦想了想,点头。
侧着脑袋又想,问喝酒的朱弘昭:“齐王千岁,那乌番呢?”
“他们啊,还停留在饮毛茹血,吃人的野蛮未开化时期,并没有文字,甚至可供交流的语言都不健全。”
放下酒,吃一口鲜嫩竹笋,朱弘昭继续说:“再说中原汉族,西狄北戎、东夷南蛮四方归化的还少吗?只要是黑发黑瞳,血脉相近者,认可中原文化,仰
慕学习,那就能自称为汉人。”
“本王在山东平叛,就不愿同室操戈,故而招降为主。而彝人、苗人等西南土人,也是血裔兄弟,故而没有必要,本王是不愿意多做杀戮。只有建奴渊源离奇,与我等血脉疏远等同于异族,本王杀起来才不会心慈手软!”
朱弘昭的倾诉,就是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念,其中有一些东西,安邦彦一时难以想通透,但觉得齐王这话有道理。而且,由齐王之口说出来,今后西南土汉两族将会是同根同源的兄弟,彼此将会少很多对立情绪。
随后,朱弘昭提出要在贵州建立六所书院,立刻赢得安邦彦的认可。经过商讨后,有两座书院将会落在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