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幕僚入殿,一人铺纸,一人磨墨。
朱弘昭双手负在背后沉吟,台下殿中戚振宗坐正了身姿,两手紧紧握拳,轻轻作响,戚家能否一飞冲天浴火重生,此时全在朱弘昭一念之间。
“戚将军,本侯帐下诸将虽仰慕戚公。但将军想要服众,只能一刀一枪打出来。骤登高位,必不能持久。”
“侯爷英明,末将愿从侯爷亲兵做起。”
“戚家军门虎将,岂能从亲兵做起?令…”朱弘昭看一眼戚振宗,幕僚提笔凝神。
“令,陛下曾下旨命各州府寻山野潜世良将上报以备朝廷所用,今有武毅戚公之孙振宗,英勇果决,有戚公遗风。息闻其兵法胆略逸群,正值壮年赤胆报国,可为登州卫指挥使。登州卫败落,原有军官嬉于武备一概夺职。令戚振宗按戚氏兵法招募壮丁重练登州卫,所需钱粮由登莱两镇拨付。诸官不得推诿,否则绝不轻饶。令止,天启二年九月二十七,乐安侯,
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朱弘昭。”
文书誊抄四份,悉数盖印,朱弘昭画押。一份发往兵部,一份留在侯府,一份发往登莱总兵府,一份给戚振宗。
“本侯备好万余丁壮供将军遴选,将军所缺将佐本侯也选拔三百余人由将军自裁之。登州卫就托付于将军,本侯想看到的是第二支戚家强军!”
“侯爷知遇提拔之恩,戚氏没齿不忘。”
双手捧着升职文书,戚振宗热泪盈眶,双膝跪地。
戚家军,给戚氏家族带来了多大的荣耀。也因为戚家军这三个字,犯了朝廷忌讳,犯了皇帝的忌讳。
岳家军就是榜样,戚继光急流勇退才保住了戚氏一门性命。也使得戚氏子弟想要从军领兵,从此成为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