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背水一战(一)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434 字 9个月前

部队就是这样,只要搭好架子,有充足的粮饷就不愁兵员。一切上了轨道,会省心不少。

所以他的部队扩充的快,隐患也小,识字的充足军官团的威力尽显无遗。

朱弘昭明面上忙着整编部队,背地里与张虎不断沟通着。本来按照原来的计划,这时候该朱弘昭将张虎所部叛军消灭在济南府。张虎找个替死鬼戴上面具就是朱弘昭军功簿上的一个军功,而张虎也顺势回到朱弘昭帐下。

可朱弘昭改变主意了,这一切都要怪徐鸿儒叛军不给力。孟府被破,孟学子弟断层,这是朱弘昭的遗憾。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他准备推动徐鸿儒所部叛军攻破曲阜,将孔府也夷为平地。

可他带人都离开了兖州府,这徐鸿儒没有后顾之忧还是打不破曲阜,真不知道那十万多红巾叛军是怎么聚起来的。

面对朱弘昭这个胆大到没边的计划,张虎只能咬牙应下。

六月二十五,朱弘昭部还在整编,济南贼军首领轮转将军所部攻破陵县。济南府士绅营造的三县防线顿时崩溃,三股叛军合军,向济南府府城,也是山东的核心省会历城进发。

行军迅猛,六月二十六叛军攻破禹城,当夜叛军主力抵达大清河北岸,与南岸的历城隔河相望。历城陷入恐慌,知府与山东布政使司的参议熊文灿、李邦华等人无计可施,只能推出德王。

希望由德王出面,能请来朱弘昭援军。

这位德王是常字辈的,具体名字和大多数藩王一样,很悲剧。藩王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宗室子弟了。在明朝,宗室能有一个看得过去的名字,能让人读出来的名字,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德王就是这样,出生时常字辈能用的水字旁文字都用光了。可他是亲王爵,总不能没个名字就继承王爵,更不能用那些早夭的常字辈用过的名字。于是,翰林院的那些先生们幸苦了一趟,专门为这位德王造了一个字。

就这样,朱弘昭起马步大军一万两千,乘坐漕船溯游而上,向历城进发。

天启二年显然不是一个丰收年,这里的丰收是指能正常收获,没有大灾大难。大清河的水位显得比半

月前低了一些,可想而知,今年又有战乱,山东的百姓怎么活到明年还是一个问题。

白日天气燥热,夜晚更显的凉爽,尤其是在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