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交流点到为止,两个人出身不一样,朱弘昭是宗室,只要天子罩着,本人不犯原则性错误,再手脚干净一些,杀多少士绅根本不怕士绅文人瞎嚷嚷。
因为朱弘昭不属于士绅阶层,逮到机会出刀割肉没有顾虑。
沂州杨家虽然是将门,但本地繁衍十世,成了沂州最大的士绅头目。朱弘昭杀的是乐安士绅的肉,不是沂州的,杨御藩没什么感觉。他所说的读书人不是好东西,就是表示他不介意朱弘昭这种阴狠手段。
可能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表示将门演化的士绅,还是好东西,对国家有用的。
“侯爷,杨老将军、副总兵王秉衡大帅、广州都司何成龙将军刚刚抵达营地拜访侯爷。”李成栋轻骑赶来,翻身下马禀报,鼻子嗅了嗅,眼珠子看向陶罐,脸色一拉,又带着提防看一眼杨御藩。
杨御藩只是笑笑,不说话。
朱弘昭穿上战靴翻身上马,李成栋在前牵马小跑,走远了低声道:“侯爷,山东诸军不可不防。杨老将军带来的那些个将军,看着咱营里的战马眼珠子都能瞪出来。依末将看,这帮人兴许打着什么坏主意。”
“管好舌根子,这事别到处嚷嚷,让人听去了会笑话咱器量的。”
“不是末将小气,而是要防患于未然。”李成栋喘着气,浑身甲叶随着跑步摇曳作响:“容末将说句杀头的话,侯爷试想,若侯爷没了,咱这些兄弟的军械马匹会落到谁手里?大老爷手无缚鸡之力,侯爷又无子嗣继承,若侯爷不幸,只会便宜了山东诸将…”
朱弘昭一拉缰绳停了下来,夜色下炯炯发光的眸子侧头盯着李成栋,李成栋问心无愧与之对视,昂着脑袋。
一叹,朱弘昭仰望漫天诸星:“虎子,把你这话埋到心里去。传到其他人耳中,坏了两军关系影响平叛大事,你罪责难恕。”
返回营地,朱弘昭心头笼罩着一层阴影,李成栋说的没错,他如果稀里糊涂死在战阵中,他的这些精兵强将,只会白白便宜了山东诸将。
由杨肇基做中间人,朱弘昭和沂州城中的将领算是认识了。
但商讨军情时发生了一点冲突,谁坐主位是个问题。
军职最高的是王秉衡,爵位品级最高却是朱弘昭,此外杨肇基是沂州的地头蛇,本人威望高隆,受沂州诸将支持,而实力仅次于朱弘昭。
三个人因为谁坐主位的事情而相互推辞起来,是推辞而不是争抢。
王秉衡推举杨肇基主持会议,杨肇基转而对朱弘昭卖好,要让朱弘昭担当今夜军议的主持,成为明天破贼战役的主将。朱弘昭还没思索过来由头,王秉衡口风一转,与沂州诸将一起支持朱弘昭。
这事古怪,明天的战斗是十拿九稳的大胜,谁当主将谁就能拿最厚的那份军功。军功是好东西,比银子还要硬的硬通货。
联想到李成栋说的战马问题,朱弘昭反应过来了,这伙人明摆着就是要给他人情脸面,然后想要他拿多余的马匹作为回报。
这个买卖做不做?
坚决不能做!
朱弘昭不缺侯武这两万人的军功,他的目标是徐鸿儒这个自称天子的逆首,他看不上这点军功。他更看重自己部队的机动能力以及补充能力,他已经策划了青州战场,兖州战场中官军诸将的好感对他来说没意义。
而且他更不想增强山东诸将的实力,战马是个紧俏物资。有钱都不好买,卖给这些将领增强的不是官军的战斗力,而是这些将领的私兵。他希望战后自己的实力能继续威慑这些将领,而不是与他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