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刘时敏来访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937 字 9个月前

米饭拌着白菜,端着木碗看看别人碗里的鹿肉汤,朱弘昭眼馋不已。

他在为先皇守孝,若吃肉食,被人捅出去宣扬开来可就前功尽弃。对于名声他理解的很到位,他父子能有今日,全靠这经营出来的名声。

肉也是要吃的,回了青阳庄就能吃。在外面,却不成吃。名声是经营宣传出来的,没必要死脑筋为了名声而将自己束缚住。

李成栋是个好名字,听起来好像是当年辽镇土皇帝李成梁的哥哥…

他见朱弘昭在吃饭,便来到孙河耳边轻声禀告。孙河听了挥手道:“让高杰把人拉回来吃一顿热的,今晚有人给咱巡哨。”

这巡哨有些小题大做,新平堡境内烽火墩连绵成

片,真有大股敌人来袭,会有烽火提示。可担心的就是小股敌人,尤其是专朝朱弘昭下手的小股精锐。

木寨并不大,刘时敏车队抵达,他踏着棉靴,披着貂裘大氅,头戴皮帽,双手结在胸前缩在狐裘护袖里保暖。

看着井井有条,民众气色红润并无怨色,不由微微颔首。朱弘昭治民手段还是合格的,否则这一千条人命朱以溯也不会交给儿子乱来。

“恭迎刘公,公子正在与民众进餐。小的不敢打搅,还望刘公见谅。”

“无碍,给老夫详细说说二郎是如何治民的。”

身边只跟随两名青年宦官,刘时敏语气和蔼,说着还特意来到灶房外,看了眼排队的民众打饭,只觉得新奇。

见人人都拿着大碗,米饭七分满,加上两道素菜刚好打满。不由有些心疼,这伙食未免太足。人心不足,现在吃的饱饱,若将来朱家没落,吃不饱肚子最先闹腾的就是这些家奴。

又见人人打饭前要写字,好奇一问,听孙河回答后,不由低笑:“二郎有教化功德,百姓目不识丁,能写姓名也是极好的。”

他只当朱弘昭是小孩子心性,要将手下人弄得知书达礼。可能是觉得这样好管理,可在刘时敏看来,识字多的人见识就广,反倒会心思活络不好管治。

食堂里,民户依家庭亲缘划片而坐,木桌长椅,四周生着炭火,暖融融一片,交谈声不断,多是轻声,没有高声扰乱他人的不开眼粗汉。

往日随他们,今天朱弘昭过来,平时豪气放肆的人,也收敛起来,乖乖蒙头吃饭。

见朱弘昭端着大碗,拌着白菜吃着正香。刘时敏暗道果然是吃过苦的孩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在朱以溯贵为参将,朱弘昭还能这么吃米饭白菜,可见心智之坚毅。

“老师,你怎么来了?”

放下碗,朱弘昭有些发愣。一旁伺候的王喜儿递上手帕,他赶紧擦擦嘴角,起身让出位置迎刘时敏入

座。王喜儿不知道刘时敏是个大太监,只知道是个大官比参将老爷还要大,是公子的师尊,还有一副好脾气,卷起衣袖将木桌擦拭一遍。

“为师怎就不能来?二郎别站着,坐下,和为师谈谈你是怎么治理这一千人口的。”

朱弘昭入座,笑道:“一会谈这个,老师好口福,今日林子里猎了两头麋鹿。刚好出锅,老师喝些鹿肉汤暖暖身子。”

孙河是个机灵鬼,早早端来一盆鹿肉汤还有一小碟盐摆到刘时敏面前。

炖的熟烂的鹿肉确实勾起了刘时敏食欲,宴席上他心情不好本就吃得不多,正好吃一顿果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