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危机感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53 字 9个月前

朱弘昭对庄园内二十亩地早有规划,河北十亩地里建造院落,分左中右三片,各有不同功用。河南十亩地埂边渠旁种植果木,八亩地种五谷,一亩菜地,一亩草地。

“公子调战兵有些大材小用,若公子仁慈,可给小的一个名头,百两纹银十来人。小的去南边招募五六百流民

来。公子于他们有活命之恩,差遣他们做事也是方便趁手。”

朱弘昭沉思片刻,招收流民也有一点不好,那就是初期压力大。流民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一张嘴和力气,房子、农具什么都要安排。

不过是收为家奴,这就好办了,起码投入了物资不会打水漂。有一口吃的流民还能有什么选择?安置流民,若运气不好朱家的参将之职被夺了,那流民还不是别人的?

“那好,我写封手书你去寻赵管家,人手银钱他会与你。”

孙河闻言大喜,终于可以出去做点事情了,否则待着就要天天拉马粪。这活又脏又苦,还要看马队的战兵脸色。

战兵也多是新平堡千户所军户中出来的,如今要搞军屯,马粪这种好肥料自家人都缺,凭啥要给他们?

若不是有朱以溯这个参将名头镇着,他们这帮去拉马粪的,早被乱棍打出马营。

朱以溯有一种预感,自己老子这个参将当不了多久。这新平堡有马市,就是一个下金蛋的金鸡,用不了多久就要下台。

他们父子的后台是万历皇帝,现在登台的天启木匠皇

帝朱由检,这位一上台就大举提拔东林党,然后似乎发现不对头,就把九千岁大人放出来和东林党打擂台。

东林党是文人集团,最见不得的就是太监、宗室和武将掌握实权。就是拿钱去收买,也走不通这个门路,这是根本性的原则问题。

九千岁魏忠贤也不好糊弄,总之要想办法保住参将之职。再差也要拖个两三年,方便朱家父子完全掌控镇虏卫和天成卫。

两个卫所虽然败落,也有实打实正儿八经的卫所军一万一千人的编制。只要经营好了,这股力量足以压服将来新任的新平堡东路参将。

打发了孙河,朱弘昭不得不提笔求援。这种事情朱以溯自身也没法子,而且以朱以溯的身份,朱弘昭也不方便说。

现在能依靠的只有三个人,排在首位的大同镇镇守太监,他的老师刘时敏。镇守太监没兵权,是因为没有带兵将领会支持,有军将支持的镇守太监和没有军将支持的太监是两个概念。

这一点上刘时敏这个好太监和他们父子是合则两利的关系,隐晦提示一下,刘时敏就该有所动作。

第二个人是何冲,他锦衣卫出身,现在以百户之职行

千总之事,本就压不住。若换了新参将,最精锐的马队,肯定要从他手里夺走。保住朱以溯的参将之职,也是保住他何冲的利益。

第三个是郭谅,晋南八大家郭家的旁支,那也是郭家的人。而且眼界本事不错,多少也能出点力,最不济也是一个好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