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一路思索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798 字 9个月前

守门军官是个正七品总旗,屁都不敢放一个,更别说手下小兵了。

朱弘昭懒洋洋看着这一切,不由摇头一笑。这雁门关何等的重要,守关的却是一帮软蛋。锦衣卫名头确实大,起码也要检查一下何冲的身份证‘军籍堪合’、官职告身。

怪不得几年后建奴绕道钻了防御空子能一路杀到山东这样的腹地,包围京师的时候周边部队将孙子兵法中的‘

不动如山’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雁门关是一个综合防御体系,有守备战斗的关墙、戍堡。也有随军家属生活的区域,也有专供贸易的街道。

稍作补充后,车队出了雁门关沿着山路向北行进。这一路顺着官道,预计最快后天能到大同府府城。

山路绵长崎岖,朱弘昭打量沿途地势,心中凛然。

就是拿这个时代的火炮从正面进攻雁门关,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光着曲曲折折的山路,就极大限制了后勤。而且再多的士兵也摆不开,第一线的士兵数量有限,攻击强度受地形限制。

这年头的火炮射程不远,份量倒是十足。如果自己带兵从北面来攻,想攻破雁门关就要费点功夫。自己火炮在低处,受地形影响只能密密麻麻摆在一起,而雁门关上的火炮不多,却分散在关墙、山势陡峭的戍堡里。

除非自己的火炮能进行技术革新,颗粒火药?开什么玩笑,五六十年前戚继光的兵书里就写了颗粒火药的优势以及制作手段,这是大家都有的技术。

他是机械系的,不是化工系,搞不来火药那一套。他知道硝化甘油,硝化棉的制作流程。却不清楚硝酸、硫酸制取过程。

一路思索着造什么神兵利器,朱弘昭并不知道自己垂

首沉思,头戴毡笠的认真神情引起了某人的主意。

晋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这时候主要运营的是茶叶,其次是丝绸、瓷器、粮食等等。从南方茶叶产地就地收购茶叶制成耐存放,密度高的砖茶运往北方贩卖。

胆子小的就是大同镇的马市卖掉,胆子肥一点,有关系的,就走杀虎口去北虏境内贩卖。往往北虏会截杀散落商队,却会对他们网开一面。这就是关系,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关系。

至于流窜的马贼,更是被他们打点的安安分分。边军内部的所谓将门,也被喂养的饱饱,有钱大家一起挣嘛!

下午这从雁门关相遇,一路结伴而来的队伍停留在山阴县内山阴村。村里有个小小的驿站,由此可知这里勉强也算交通小枢纽。

朱以溯的千户身份在驿站胥吏眼中就是渣渣,大同镇是九边重镇之一,最不缺的就是丘八。丘八多了,这当官也就多。要不是念在凶名昭著的锦衣卫情面上,驿站上下哪会将他们服侍的格外贴心,还宰杀了一头羊。

去年萨尔浒惨败,五路精锐大军四路全军覆没,战死将领三百余人。为了补充各镇边军损失的指挥人才,朝廷提拔了一大帮中低层军官。

这胥吏也许将朱以溯这个千户当成了赶上这趟升职末

班车的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