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养子朱三儿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690 字 9个月前

再说妻室,朱以溯也是要娶的。不然内宅无人坐镇,和同僚打交道也是一件麻烦事。

六月初四一大早,朱以溯主仆一大早带着两石白米、银两去了代州城,朱二哥吃饱喝足加足马力继续抄录五经剩下的几部。

那个倒霉的少年锦衣卫今日带足了干粮早早猫在房梁上,打盹儿睡觉。锦衣卫职务世袭,这位也可怜,父兄也算戚家军骨血,随军出征,战殁在萨尔浒之战。

这日李家上下内外忙碌,打扫的一尘不染。

李家老爷子这日也没有出去采药,李守道兄弟更是在家沐浴焚香,等着朱以溯上门提亲。李家姐妹两个也是仓促,左等右等到了中午不见朱以溯登门,就连媒人也没来,不由心里焦虑,以为朱二哥拿她们开玩笑。

中午时分,朱以溯主仆俩赶着牛车回来,两石白米送到了他兄长家中,他这兄长名字拗口不提也罢,当初继承父爵为辅国中尉,比朱以溯这个奉国中尉高一级。

一级之差不算什么,朝廷规定每年有三百石爵禄,实际上也就四五十石。可这位家里子嗣繁盛,除了有明媒正娶的正妻外,还有一个悄悄立下的妾室。这种不上宗籍玉牒的妾室是黑户口,生的儿子也是黑户口,一辈子都没有挂名宗籍玉牒的机会。

嫡子三人,庶子两人,外加三个女儿。此外还有两个老婆,所以宗爵虽高那么十几石,可朱以溯这个兄长一家子过的实在是贫苦,这还没算夭折的三个子女…

这一趟还带回来一个消瘦少年朱三儿,今年十二岁,个头还没朱二哥高。

他是个幸运的人,他这种黑户口庶子在家里说的好听是儿子,实际上和他那个苦命的当妾娘亲一样,干的还是家仆的事情。

本来朱以溯要过继一个嫡亲侄儿,却见兄长这三个嫡亲侄儿个个都是草包,一个个只会认个百八十字,和以前的朱二哥一样,勉强会认,却不会写。

失望之余又考校了两名庶子,见朱三儿起码会背诵《千字文》,目光坚毅想来是个能吃苦的孩子,就收了过来。

再说那三位嫡亲侄儿将来早晚会继承宗爵,长子继承辅国中尉,两个次子继承奉国中尉。混的太差,也有朝廷爵禄供养,而这不上宗籍玉牒的庶子,就没这么好运气了。

这种黑户口,享受不了正规宗室弟子的爵禄,却同样被太祖祖训约束着,不能与民争利!就是快饿死,也不能自谋生路,连佃户都当不了。

想活下去,除了靠本地府衙每月几斗米粮接济,其他的只能靠给有爵禄的兄弟出工出力当实质上的奴仆混点饭吃。

别说改名换姓,他们在本地府衙之中都没有户籍,属于大家都知道,又默契遗忘的一群人。

被朱以溯这个有秀才功名,更被皇帝陛下封为实职千户的叔叔收为养子,让朱三儿心中激动的难以言表,这一路来安安静静,生怕恼了这个新父亲。

他现在对自己定位很清楚,与其说是过继给朱以溯,不如说是朱以溯拿两石白米将他换了回去。

“将右偏房拾掇一下,这几天三郎且住在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