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刘时敏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760 字 9个月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祖高皇帝北驱鞑虏,复神州衣冠正统,功在千秋得天地庇佑,乃有后嗣之繁盛也。今鲁藩后裔以溯,至孝人贤。上疏请职垦戍一方,不惧九边苦寒。朕闻之颇慰,故诏封以溯大同镇天成卫新平堡千户,授实职世袭。望尔勤勉,以为天下宗室之表率。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走完仪式,朱以溯心情一点也不激动,因为这新平堡是大大的火坑!

新平堡在大同镇最西北角,就在长城脚下,北边就是北虏,处于第一道防线。东边几步之遥就是宣府镇,而且还是朝廷在大同镇开放的三个马市之一。

可以想象,这里的水有多么的深。

他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跳的太高惹得皇帝不高兴,就将自己父子俩安排到新平堡。新平堡的千户,因为马市的原因可是说是富得流油,是大同镇众将门的钱袋子。自己过去接任新平堡千户,等于就是放在火上烤。

应付了这些镇卫将门,还要考虑北虏、马贼的入寇的问题。

朱以溯还不知道,万历皇帝只是随口一问九边有没有空缺的千户,得知新平堡五年来没有千户,就顺手把他填了上去。或许,就连万历皇帝都不知道新平堡具体位置在哪,反正知道在大同镇,应该离代州不远。

随行锦衣卫端着官服、印信递给朱以溯,朱以溯回房更衣,宣旨的天使刘时敏被安排在正房品茶。与一身麒麟服的刘老爷子攀谈,聊得十分融洽。

这刘时敏虽然是宦官,却是正儿八经的正四品世袭延庆卫指挥佥事出身,十六岁的时候做个一个奇怪的梦,因为梦而对自己施行宫刑,第二年选入宫中。

被大太监陈矩看中收为门人,这陈矩管着东厂还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陈矩集纠政、监察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得在杰出太监云集的明朝也少有,但陈矩只守着“祖宗法度,圣贤道理”八个字,廉洁安静,不扰官不害民,从不滥用权力,仅是力图纠正时弊缺失,被人称之为“佛”。

而刘时敏卫所高级军官家庭出身,本人又饱读诗书。虽然当了太监,却被有善名的陈矩看中,所以朝野中名声也是极好的。

“陛下因宗室中有此贤明之人而高兴了几日,殊为难得。不知其中有何变故,将奉国中尉安置到了新平堡。奉国中尉乃是宗室表率,若不幸折损于新平堡。这天下宗室

必然心寒,还需老大人助力一二。”

刘老爷子抚须笑说:“刘大人安心,新平堡十个百户换上三五个,想必会安稳不少。以奉国中尉才学,足以压住内部。至于北虏马贼,这个小老儿无能为力。”

“如此也好,待奉国中尉做出一番成绩,我等再出力将奉国中尉转升到山东诸卫所,也算回了鲁王谱系故地。这样一来,奉国中尉这杆宗室旗子立了起来,必能引得各地宗室效仿,为朝廷减负。”

他们一个原东厂扛把子门人,一个锦衣卫原千户,因为陈矩这位恪守本分的大太监的原因,两者之间并无多大仇恨。

如今朝中不少文官还想着将刘时敏捧到东厂厂督的位子上,再现陈矩生前时的厂卫和气。当然,陈矩掌管东厂时不滥用特权,是文官们最喜欢看到的景象。

可惜东厂厂督任命权在皇帝手里,文官们做不了主。若能做主,这朱家的大明朝就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