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在洛阳城的西边,以前兵器司的基础上扩建而成。自去年十月以后,工部尚书马钧几乎天天都在一个作坊之中,起早贪黑,有时晚上也不回家。当然这一切,他的夫人都已经习惯了,因为只要遇到感兴趣的事情,马钧便会全身心的投入里面去,即使人回到家中,他的心仍然在那里。
最近在整个工部,如此全身心的投入的不只是马钧一人,其他的一些官员和下人也都是如此。
因为他们在做一件大事,至少他们自己认为,此事若是做成了,必定会流芳百世。如此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就是付出多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今天和往常一样,众人都在忙碌,马钧在小心翼翼的,给众人进行讲解、分工。
在工部的院子中,整整齐齐的摆放着成千上万个长宽高,都是两寸的正方体,当然,现在没有正方体的概念,马钧将他们称为“字砖”。
字砖,顾名思义,便是刻着字的方砖。
的确,每一个方砖上面,都端端正正的刻着一个字。大小几乎相同,字体便是丁伟书写的那种柳体字。不过没人叫它柳体,都叫王体,如果你仔细地看就会发现,字体是倒着刻上去的。
这些字砖都是经过烧制而成,非常坚硬。是工部的这些人用了近五个多月时间,才做成的。
现在,他们所预计的所有的字砖都已经做成了,马上要进行下一步,印制书籍了,每个人既激动又兴奋。
而他们所进行的,正是在以前的历史中,宋代以后才出现的活字印刷,当然,这肯定是经过丁伟的指点。
竹简做的书,体积庞大,翻阅不方便,而且一到晚上,光线昏暗时,几乎看不清楚,因此丁伟早就想着手印制书籍了。
印制书籍,首先要解决造纸问题。这个时期所流行的蔡侯纸显然不符合要求,于是丁伟和马钧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