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雄风 (下)

大明长歌 酒徒 2119 字 9个月前

雄风(下)

雄风(下)

“这…”刹那间,袁黄脸色惨白,全身上下的寒毛全都倒竖而起。

他功名心重不假,却没重到连性命都不想要的地步。拿着三份大明将士的告捷文书的誊抄本前往加藤清正的老窝要求后者主动退兵,那是何等的冒险?万一后者恼羞成怒,甭说直带了二十个侍卫,就是带上二百个侍卫,也不够加藤老贼麾下的上万倭寇一人一刀!

“仪甫!”见袁黄居然被吓得冷汗直冒,宋应昌的眼睛里,立刻露出了不加掩饰的失望。叫了一声对方的表字,沉声提醒,“想当初李子丹和张守义率部渡江,麾下真正能战者也不过是五六百人。而那时,倭寇刚刚击败祖承训,气焰滔天。即便如此,他们二人还有胆子一路南进,先救下了祖承训,又将我大明太祖赐给朝鲜李氏初代国王的金印给夺了回来。如今

倭寇被李提督杀得魂飞胆丧,加藤清正所部又不过是一支孤军,你替老夫去做一次使者,有何惧哉?”

‘我最近好像没得罪过你啊?何必对我死下此死手?’赞画袁黄心中暗骂,脸上却不得不装出一幅大义凛然模样,“既然经略如此信任,在下就替经略走一趟便是!即便被那加藤老贼给杀了,也算为我大明壮烈捐躯!”

“老贼不会害你!”宋应昌脸上顿时又出现了笑容,摇摇头,语重心长地安慰,“加藤清正老贼原本就想逃了,否则,李提督在未对平壤发起攻击之前,整个咸镜道的倭寇,就不会按兵不动。”

“经略是说,经略是说,加藤老贼需要找个借口逃走,而在下正好送货上门?”袁黄的眼神瞬间一亮,紧跟着,惊喜就涌了满脸。

宋应昌笑了笑,仿佛心中早就提前做好了谋划般,缓缓补充,“老夫最近虽然没有插手军务,但是也没闲着。加藤清正与小西行长等贼素来不睦,每每在其摄政丰臣秀吉面前互相攻讦。所以先前小西行长将人

马收缩于平壤之时,加藤清正未派无一兵一卒响应。而平壤一失,明眼人都知道,继续困守咸镜道,倭寇第二番队肯定全军覆没。加藤清正却没有立刻退走,很显然,是担心不战而退,会令小西行长等人群起而攻之!”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袁黄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推辞,索性把心一横,红着脸询问宋应昌准备给加藤清正的出价,“经略此言,拨云见日。不知道除了宣读告捷文书之外,袁某还要作些什么?经略是否准备承诺,如果老贼主动退兵,我军就不会趁机追杀?!”

“眼下,老夫手中哪有兵马追杀他?”宋应昌双手各自拎着一本捷报,笑着挥动胳膊,“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如果能逼得他主动撤走,非但可光复数座城池,我大明也可以少牺牲许多将士。”

“当然其他人都不用牺牲,除了袁某!”袁黄肚子里继续偷偷嘀咕,脸上的颜色,却好看了许多。。

知道他心中还存有疑虑,宋应昌笑了笑,继续低声

给他鼓劲儿,“老夫也不光是珍惜将士们的性命。仪甫,你此行胜算极大,若成,从此天下读书人提起老夫与你,谁敢不轻挑大拇指?而你我两个致仕之后,晚辈面前,也能平添一份谈资!”

袁黄闻听,眼神又是一亮,红着脸后退半步,郑重向宋应昌行礼,“多谢经略成全,让袁某在暮年之际,还能有机会扬名异域!”

宋应昌非常坦然受了他一礼,然后笑着摇头,“都说读书人寸舌能挡十万兵,自古以来,却还没一个读书人做得到。仪甫,今日当以你为始!”

“多谢经略,在下马上就去誊抄!”袁黄心中的恐惧完全被扬名立万的热忱驱散,从宋应昌手里抢过报捷文书,又快步走到帅案前抄起最早的那一份,一并捧在怀里,大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