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忌在奏折里提到了施琅余孽,也就是曾德,如今正率领海盗和倭寇,在沿海一带频频侵袭百姓和民众,同时也在海上,不断地攻击大明出海的商船,抢夺货物和财宝,非常的猖獗。
曾德此举,已经极大地影响到了福建当地的治安情况和商业发展,老百姓人心惶惶,商人被吓得不敢出海,朝廷的税收亦是大受影响。
赵无忌在奏折中提到,自己斩杀谋逆的施琅后,暂时还没有离开福建,看到倭寇和海盗
如此猖獗,只觉心急如焚。
所以赵无忌在奏折中向崇祯请示,表示自己愿发动福建的缙绅和商人,号召他们集资募捐,用来组建团练乡勇,安定地方,作为当地官军的有力补充,并且赵无忌还表示愿意派遣手下得力大将,前去福建,负责团练乡勇的募集和训练。
赵无忌最后在奏折中写道,除此之外,他还愿意利用自己在庆记商行中的影响力,命庆记商行牵头,组织福建的缙绅和商人,在福建各个府县之间,修筑水泥道路,以方便百姓出行,并为当地的繁华和发展创造便利。
内容不多,但动作很大,尤其是作为广西官员的赵无忌,竟打算直接插手福建一地的事务,此举堪称惊世骇俗。
一般官员看到这份奏折的本能想法,就是这个镇南侯实在是太嚣张了,太霸道了,你一个广西的侯爷,居然打算去插手福建的兵事?
从这件事来看,他接下来打算给福建修筑水泥路,看上去也是妥妥的想要收买人心之举。
太猖狂了,太无法无天了,这个镇南侯,简直就差没在脑门上写着‘我想谋反’四个大字了。
换了别的官员,看完这奏折肯定就会马上跪倒在地,然后大骂镇南侯狼子野心,图谋不轨,并坚定地与其断绝一切关系。
毕竟造反可是要诛灭九族的。
但孙传庭,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官员。
从行军打仗的谋略上来讲,他的才华比洪承畴更胜一筹,当然在政治手段上,他便远远不如洪承畴了。
孙传庭是大明末期最后一个名臣,史书曾称,‘传庭死,大明亡’,可见此人的才能以及他对大明朝的意义。
吃惊过后,孙传庭拿着赵无忌的奏折,开始紧张地思索起来。
御书房中,一时静谧无声。
约一盏茶的功夫后,崇祯皇帝咳嗽了一声,“孙卿,你对镇南侯的这份奏折,有何看法?”
孙传庭想了想,这才放下手中奏折,并将其交给一旁的小太监,略一斟酌后,说道:“皇上,从这份奏折的内容上来看,赵无忌是打算明目张胆地插手福建事务,继斩杀施琅后,继续扩大他在福建的影响力,其用心非常险恶。”
“哦?”崇祯的语气中,似是有些感到意外,“你的意思是,赵无忌有不臣之心?”
崇祯原以为,赵无忌举荐孙传庭,孙传庭也会看在这份情分上,替赵无忌遮掩一二,但他没有想到,孙传庭竟是如此的不给赵无忌留颜面,直接斥责赵无忌用心险恶。
“皇上误会了,臣并非指责镇南侯企图谋反,”孙传庭摇了摇头,道:“相反,赵无忌将此事上奏皇上,正说明他的光明磊落,此时用人之际,皇上实不宜多想;
再说他提及的两件事情,一修路,一募兵,都对福建大有好处,平定海匪,修筑道路,皆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那孙卿的意思是,朕应该答应他?”崇祯眯着眼睛,让人难以猜测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