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集上,赶早市的人一窝蜂出来了,各色叫卖声、交谈声,声声喧嚣,交杂在一起,热闹极了。
王阿爹把大青赶到固定的位置,他们家在这里摆摊几年,约定俗成,也算有了小小固定的地方。若是有喜欢王家班子表演风格的人,看着他们来了,也会慢慢挪动过来,多数是白/嫖的。
从车上卸下家伙事儿,先把阵势摆开。
“这么多人,没几个看我们的,要不先搭个人桥把人引过来吧。”王大提议道。
开场最关键的是热闹,可他们家人少,做不来那种几十个人在台上翻飞的活儿。王阿爹的滑稽戏、王大的武戏和阿枝的好模样,都需要把人吸引过来,再论。
王三闻言,赶紧把东西放下就要上前。
王灵一把拉住他:“好啊,谁做桥墩。”
人桥是这么个东西:有一人做支撑,俗称桥墩、墩子,另一人脚勾在墩子肩膀上倒立起来,再有一人吊在他的脚上,然后墩子发力,两人就放手飞起来了。这人桥功夫关键在两点,一是做墩子的人力气大,甩得动两个人。二是另外两人体重轻、身形优美,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做各种惊险动作,吸引眼球。
如此,再有两个人在旁边吆喝叫好,热场子的杂耍活儿就算成了。
最辛苦的自然是做墩子那人,以往都是老三的任务,可今日不是往日啊。
“老二,你这是鸡蛋里挑骨头,你有完没完。”王大没好气,怎么他说一句老二顶一句。
“规矩,规矩,不是说一切照规矩来吗?”王灵冷笑一声,王大翻年过去就十五了,又是练武戏的,身形高大已近成年人,他好意思压在十岁的老三身上吗?“要不请阿爹来说一说这人桥究竟有几个要点,该选什么样特点的人。”
被王灵一提醒,众人才反应过来。不是大家都忘了规矩定式,可这活儿一直是这么干的,约定俗成,谁也没往深处想。
没想,那就现在想一想吧。老四刚刚在路上一句埋怨,现在又上了众人心头。原来在他们没注意的地方,老大受了这么多优待吗?
老三自恃力气大,也没觉得这是欺负人,可他分得清亲疏,既然二哥开口了,他就闭嘴。
王阿爹闻言走过来,“这不行,那挑刺,你行,你上!”
“多谢阿爹成全!”王灵毫不怯场,翻出一件厚纸片做的银盔银甲,又从兵器里挑了一柄木质红缨枪,和老三交待一声,大步走到台前。
“咿————呀————”
闹哄哄乱糟糟的大街上突然传来一阵长啸,伴着阵阵鼓声,慢慢的,雄浑的长啸慢慢变作高亢的长调,仔细听来,还有音调高低变化。一口气唱出来,声音绵延不绝,中无间断,好嗓子!
哟,吓人一跳。原以为出了什么事儿,原来是开场了啊。还没听过这等开场的,当真是先声夺人。
众人被吓一跳的同时,注意力也被吸引过来,围着那热闹去。移动的人多了,从众的人更多,不一会儿就把台子围满了。
不远处的牛车上,王家小郎君也被这开场调子吓了一跳,手中茶盏都撒了。
“枉你自诩遍识梨园,怎么,今儿个也吃一大惊。”友人哈哈大笑,取笑他这个梨园公子名不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