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赵山才的钦佩!.

摄政大明 虫豸 3255 字 9个月前

说着,德庆皇帝还向着赵山才点头微笑、表示赞赏。

显然,经过这次的经历,德庆皇帝对赵山才产生了许多好感,赵山才的官场前途也因此而光明宽敞了不少。

对此,赵俊臣只是笑道:“这也是臣将赵榜眼安排进入南巡名单的原因所在,臣一直认为,有了赵榜眼这位才华横溢的本地人士担任导游。陛下的南巡一定会有趣不少,如今见陛下满意赵榜眼的表现,臣也就安心了……说起来,臣虽然是状元出身。但也只是机缘巧合罢了,若论学问与见识,臣却是远远不如赵榜眼的。”

听到赵俊臣的这番话,赵山才连忙说道:“赵大人您实在是过谦了,山才虽然略有学识,但也不过是小伎俩罢了。相比较而言,近几年来,户部在赵大人您的领导之下,钱粮状况大有改善,再也不似往年般周转艰难,这般造福天下、报效朝廷的能耐,才是真正的本领,山才钦佩之余,亦是自愧不如。”

德庆皇帝微笑插口道:“赵榜眼说的没错,俊臣你的理财本领才是真正的大能耐,也正因为俊臣你有这般能耐,朕才会离不开你,所以你也不用妄自菲薄了……对了,听说俊臣你与赵榜眼还是远亲,怪不得会如此推崇他,但你们两人就不必这般相互夸奖了,这般自家人夸自家人的事情,传出去会引人笑话的。”

德庆皇帝的这一番话,只是随意的打趣罢了,并没有什么深意,但落入赵山才的耳中之后,却是让赵山才下意识的眉头微皱。

显然,因为之前赵俊臣推荐赵山才进入南巡名单的事情、如今又在德庆皇帝面前极力的推崇赵山才,再加上赵山才与赵俊臣二人本身就存在着远亲关系,却是让德庆皇帝误以为赵山才是赵俊臣的门人了,将来难免会受到赵俊臣的牵连!

赵俊臣刚才的那一番话,先是提及了自己安排赵山才进入南巡名单的事情,为自己表了功,趁势将赵山才刚刚得到的圣宠瓜分了一半;接着又表明了自己随时随地为德庆皇帝着想的态度,向德庆皇帝表了忠心,又进一步的讨好了德庆皇帝;最后还误导了德庆皇帝的判断,让德庆皇帝将赵山才视为“赵党”官员……看似随意的一番话,竟是一箭三雕,说不定就会改变赵山才将来的命运,这般手段不可谓不厉害,让赵山才暗暗心惊之余,也不由心生钦佩。

不过,赵山才不仅是精通帝王心术,而且颇有急智,想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就打算说些什么,打消德庆皇帝的误解。

然而,赵山才还未开口,赵俊臣却突然叹息了一声,吸引了德庆皇帝的注意之余,也毁掉了赵山才解释误会的最好时机。

听到赵俊臣的叹息之后,德庆皇帝好奇的问道:“俊臣为何叹息?”

赵俊臣说道:“陛下如此喜欢保障湖的景色,臣身为扬州本地人,也觉得与有荣焉,只是荣幸之余,又不免有些遗憾,只觉得这里的景色丝毫不差于名满天下的西湖,但‘保障湖’这个名字却有些不雅,配不上这里的美景,若是这里能换一个雅致些的名字,这里未必不能像西湖一般成为世人皆知的人间胜景,可惜臣的才华不足,虽然一直想给保障湖改一个名字,却没什么灵感,心中遗憾之下,就叹息了一声。”

听到赵俊臣的感慨之后,德庆皇帝也是觉得“保障湖”这个名字确实有些俗气,配不上这里的景色,与此同时,能为这处胜景命名,绝对是一件流传千古的美谈,于是,在赵俊臣的暗中引导下,德庆皇帝也下意识的开始思索为保障湖改名的事情。

另一边,眼见德庆皇帝一副皱眉苦思的模样,赵山才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插话、不识趣的解释自己的立场出身,只能无奈的看了赵俊臣一眼,觉得赵俊臣自从出现之后,就一直在掌控着节奏,不论是德庆皇帝还是自己,都是在不知不觉间受到了赵俊臣的引导、被赵俊臣牵着鼻子走。

其中,德庆皇帝并没有产生警惕之心、也没有看出赵俊臣的心思,有心算无心之下,被赵俊臣误导也就罢了,然而赵山才明明已是看出了赵俊臣的心思,却依然被赵俊臣掌控着节奏,毫无摆脱之力,就足以说明赵俊臣的手段厉害了。

只能说,赵山才虽然聪慧绝伦,又传承了前太子太师何明的帝王心术,然而毕竟是初入官场,经验不足,就难免会棋输一着、反应慢了一拍了——再有才华的人,也需要经历磨练之后,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如今的赵山才正是明证。

与此同时,赵俊臣自然是猜到了赵山才的心思,似笑非笑的看了赵山才一眼后,就再次将注意力转向了德庆皇帝,见德庆皇帝依然在皱眉苦思,显然还没有想到一个好名字,就轻声的喃喃自语道:“说起来,这处湖水的景色绝不下于西湖,与西湖也有些相似,可惜终究少了西湖的大气辽阔,然而胜在于清瘦雅致……”

说话之间,赵俊臣在“瘦”字上稍稍加了重音。

此时,德庆皇帝正在苦思改名的事情,就差了些许灵感,听到这个字之后,却是眼前一亮,脱口道:“既然如此,朕看这处湖就改名为瘦西湖如何?”

“你总算想出来了,我还生怕你想到一个别的名字,若是没有瘦西湖好听,我可就办了一件坏事。”赵俊臣心中暗暗想着。

于是同时,赵俊臣脸上却是一副惊叹不已的表情,连声赞道:“瘦西湖?这个名字实在是妙!一语点明了这处湖的特色!可谓是神来之笔!既然如此,这处湖从今天开始就改名为瘦西湖了!有了陛下的命名,这处湖必然会天下闻名!而后人听到这个名字之后,也必然会想起陛下您的大才,如此成就一段佳话,实在是千古美事!”

听到赵俊臣这么说,德庆皇帝不由得意的笑了起来。

另一边,赵山才看向赵俊臣的目光,却满是复杂,既是钦佩,又是无可奈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