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倾城讶异道:“就算殿下前途无量,但眼下却修为不太高,韦保衡自身实力强横不说,还有无数羽翼,更网罗了数不尽的江湖高手,说他畏惧殿下,是不是有些过了?”李振肃然摇头,正色道:“上官将军要知道,殿下是安王殿下!”
上官倾城怔了怔,旋即就明白过来。
二十多年前,年轻的李岘也是长安城第一天才,被称为有望筑基的存在,如今李晔展露出不弱于李岘的潜力,那岂不是说,来日李晔极有可能达到李岘昔日的高度?
李岘曾是什么高度?
是修为冠绝一时,无限接近筑基的长安第一高手!
是被誉为能够拯救时艰,扶大厦之将倾的英雄人物!
是开府仪同三司,军政大权皆尽在握,连宰相见了都要低头的权臣!
那样的李岘,谁不敬畏,谁不忌惮?
李振继续道:“江湖传闻,老安王死于群臣嫉妒、君王猜忌,八公山之役,便是韦保衡一手安排昔年韦保衡连老安王都要杀,如今,又怎会坐视殿下成长、壮大?”
说到这里,李振顿了顿:“虽然殿下目前修为不是太高,羽翼也未丰满,但能战胜李克用,实力已经不容小觑,而老安王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们在殿下落魄的时候,或许不会出现,以免触犯当权的韦保衡,受到打压。”
“但若是看到殿下成势,可以与韦保衡抗衡,有希望重现老安王昔日权势,那么他们无论是为了昔日老安王的情义,还是为了日后的前途,都会顺理成章的,蜂拥而至殿下身旁,唯殿下马首是瞻到得那时,韦保衡拿什么跟殿下斗?”
李晔依旧是沉默不语。
上官倾城看了李晔一眼,寻思着道:“若是老安王果真是受到陛下猜忌,这才有了八公山之难,那陛下又怎会让殿下做大?”
李振摇摇头:“昔日,安王势大,独霸朝堂,陛下便扶持韦保衡,让韦保衡对付安王,那么如今,韦保衡势大,陛下为何就不会扶持殿下,去除掉韦保衡?君王之术,最重平衡!”
“至于老安王的事在天子眼里,天下臣民,皆为棋子,生杀予夺,但凭一心,谁敢不服?退一步说,就算殿下知道了什么,还能造反不成?昔日仇恨,只要没摆在明面上,天子让你忍着,就只能忍着!天子说罪责在权臣头上,一切都是权臣作祟,谁敢说不是?天子犯错,最多斩臣子,让臣子代罪,天子自己怎么可能有罪?”
“退一万步说,就算殿下那么在事发之前,陛下为何就不能以同样的手腕,将殿下打压下去?”
上官倾城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李振看着李晔,等他决断。
李晔笑了笑,对李振道:“先生大才,我果然没有看错至于此去黄梨乡,是不是韦保衡针对我,我并不在意。如果黄梨乡河匪,不是韦保衡的人,那也就罢了,如果真的是韦保衡幕后指使,我只需要擒住河匪,那便铁证在手,要掀翻韦保衡,也就不难。”
李振震惊道:“殿下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李晔淡淡道:“不入虎口,焉得虎子?”
李振还想再说什么,李晔摆摆手:“好了,毋庸多言,我自有安排,此去即便不成功,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有些话李晔无法说出口。
自他重生以来,已经打破了很多事情前世的运行轨迹,譬如说李冠书、康承训,他很清楚,这些事势必影响许多气运,往后的事,是否还会按照前世发生,他也没有把握,如今,黄巢大乱在即,他没有时间耽搁,必须尽早铲除韦保衡,确保李俨上位。
至于危险,有宋娇在身边,就算有什么危险,宋娇全力施展修为,至少可以带他跑掉,性命无虞。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李晔在驸马府展露修为,为的就是让韦保衡忌惮——李振能想到的问题,他之前怎会想不到。
韦保衡老奸巨猾,行事周密,寻常情况下,不会让人揪到什么把柄,王铎、路岩搜集韦保衡贪赃枉法、渎职的罪证,想要借此弹劾他,但这么多时日过去了,始终一无所获,就是明证。
在这种情况下,李晔要扳倒韦保衡,就得让他犯错。
于是战胜李克用,让韦保衡忌惮,在忌惮之下出手,李晔就有了机会,若能顺势揪住韦保衡的把柄,那么大事可期!
李晔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把康承训遇刺之事,栽赃到李国昌头上。
对卢龙节度使而言,他们想要与振武相斗,却因为历来桀骜,为朝廷所不喜,在朝中也没有什么大员为朋党,力有不逮,如今若是李晔愿意帮忙,那么幽州的把握就大了很多。
“证据倒是有一些,只怕没有太多铁证”张和激动之后,冷静思索一番,而后迟疑着说道。
康承训出镇河东后,李国昌一直将他视为眼中钉,特别是李冠书死后,为了将康承训逼出河东,李国昌私底下做了一些小动作,对于密切关注振武的卢龙而言,这些小动作自然不难发现端倪,此番若是尽力挖掘,也不是不可能挖掘到蛛丝马迹。
但这些蛛丝马迹,只能说明李国昌对康承训动了歹念,远不足以让振武坐实行刺康承训的罪名。
李晔道:“何须铁证,只要有些证据,让李国昌成为行刺康承训的头号嫌疑,这事便算是成了。”
要坐实李国昌行刺康承训的罪名的确很难,证据不好伪造,但若只是披露李国昌曾今对付过康承训,证据就很好找了,如此一来,利用王铎、路岩的党羽,再添油加醋一番,四处宣扬康承训是被李国昌派人所杀,想必相信的人就不会少。
这事一旦传到皇帝李漼耳中,李漼会怎么想?
就算不能将振武治罪,也不会让郦郡主下嫁振武,让振武有继续壮大势力的机会。
说到底,李晔这个谋划,就是往李国昌身上泼脏水。
张和很快领悟了李晔的意思,不由得惊叹道:“殿下此计可谓是釜底抽薪!”
李晔看向张和,严肃道:“什么叫‘殿下此计’?这跟孤有何关系?孤又没做什么。孤只不过是,想为死去的康公,讨个公道罢了。”
他这话说出来,丝毫不脸红,宋娇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张和立即会意,连忙点头道:“是,是,殿下高风亮节,心怀社稷,下官佩服不已!”
张和身后的儒衫男子,见李晔竟然如此厚颜无耻,目光中也是流露出震惊之意。
张和继续道:“说起来,康承训是韦保衡的左膀右臂,却被李国昌逼得离镇,两人本该仇隙很深才是,韦保衡能放下私怨,与李国昌化干戈为玉帛,此事若是真的让韦保衡做成了,这也算是一件奇事只不过,他却是太想当然了。”
李晔道:“韦保衡是不是想当然,就要看张公和卢龙,这回能否绝地反击成功。此事若成,自然皆大欢喜,若是失败,那韦保衡就真的成了世间豪杰。”
张和立即道:“殿下放心,此事卢龙上下必定竭尽全力!”
李晔点点头:“那就好!”
张和目光一闪,连忙起身,向李晔行大礼:“殿下对卢龙之恩,卢龙没齿难忘!”
李晔微微一笑:“好说,好说。”
送走张和等人,宋娇回到李晔房间,见李晔坐在矮塌上,沉吟不语,像是在思考什么。
宋娇嫣然笑道:“韦保衡想要借郦郡主的婚事,与振武化干戈为玉帛,将振武变成自己的羽翼,心思不可谓不大,但此番你的计策若是凑效,那么韦保衡没了‘驯服’振武这个政绩不说,卢龙也会承你的情,‘驯服’桀骜藩镇的政绩,可就落在你手中了,日后你的羽翼也就大涨。”
李晔看了宋娇一眼:“此事能不能成还两说。”
宋娇笑嘻嘻的在李晔身旁坐下,盯着他的脸猛瞧了好一阵,惹得李晔浑身一阵不自然,无奈收起思绪:“宋姨又在看什么?”
宋娇幽幽道:“不管怎么说,能有这等谋划,你都让我刮目相看呢!”
李晔摊开双手:“宋姨不就是想说,我跟父亲不一样么。”
宋娇眼神略微恍惚,大抵是想起往事:“的确是不一样。”
李晔顿了顿,忽而道:“那是因为局势不一样了。”
接下来两人没再闲扯,而是就此事商议了一些细节,这些姑且不言。
且说三日之后,李晔到长安府上值,兀一进门,便发现长安府上下,来往的官吏行色匆匆,颇有焦急之色,似乎有什么大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