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把康承训遇刺之事,栽赃到李国昌头上。
对卢龙节度使而言,他们想要与振武相斗,却因为历来桀骜,为朝廷所不喜,在朝中也没有什么大员为朋党,力有不逮,如今若是李晔愿意帮忙,那么幽州的把握就大了很多。
“证据倒是有一些,只怕没有太多铁证”张和激动之后,冷静思索一番,而后迟疑着说道。
康承训出镇河东后,李国昌一直将他视为眼中钉,特别是李冠书死后,为了将康承训逼出河东,李国昌私底下做了一些小动作,对于密切关注振武的卢龙而言,这些小动作自然不难发现端倪,此番若是尽力挖掘,也不是不可能挖掘到蛛丝马迹。
但这些蛛丝马迹,只能说明李国昌对康承训动了歹念,远不足以让振武坐实行刺康承训的罪名。
李晔道:“何须铁证,只要有些证据,让李国昌成为行刺康承训的头号嫌疑,这事便算是成了。”
要坐实李国昌行刺康承训的罪名的确很难,证据不好伪造,但若只是披露李国昌曾今对付过康承训,证据就很好找了,如此一来,利用王铎、路岩的党羽,再添油加醋一番,四处宣扬康承训是被李国昌派人所杀,想必相信的人就不会少。
这事一旦传到皇帝李漼耳中,李漼会怎么想?
就算不能将振武治罪,也不会让郦郡主下嫁振武,让振武有继续壮大势力的机会。
说到底,李晔这个谋划,就是往李国昌身上泼脏水。
张和很快领悟了李晔的意思,不由得惊叹道:“殿下此计可谓是釜底抽薪!”
李晔看向张和,严肃道:“什么叫‘殿下此计’?这跟孤有何关系?孤又没做什么。孤只不过是,想为死去的康公,讨个公道罢了。”
他这话说出来,丝毫不脸红,宋娇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张和立即会意,连忙点头道:“是,是,殿下高风亮节,心怀社稷,下官佩服不已!”
张和身后的儒衫男子,见李晔竟然如此厚颜无耻,目光中也是流露出震惊之意。
张和继续道:“说起来,康承训是韦保衡的左膀右臂,却被李国昌逼得离镇,两人本该仇隙很深才是,韦保衡能放下私怨,与李国昌化干戈为玉帛,此事若是真的让韦保衡做成了,这也算是一件奇事只不过,他却是太想当然了。”
李晔道:“韦保衡是不是想当然,就要看张公和卢龙,这回能否绝地反击成功。此事若成,自然皆大欢喜,若是失败,那韦保衡就真的成了世间豪杰。”
张和立即道:“殿下放心,此事卢龙上下必定竭尽全力!”
李晔点点头:“那就好!”
张和目光一闪,连忙起身,向李晔行大礼:“殿下对卢龙之恩,卢龙没齿难忘!”
李晔微微一笑:“好说,好说。”
送走张和等人,宋娇回到李晔房间,见李晔坐在矮塌上,沉吟不语,像是在思考什么。
宋娇嫣然笑道:“韦保衡想要借郦郡主的婚事,与振武化干戈为玉帛,将振武变成自己的羽翼,心思不可谓不大,但此番你的计策若是凑效,那么韦保衡没了‘驯服’振武这个政绩不说,卢龙也会承你的情,‘驯服’桀骜藩镇的政绩,可就落在你手中了,日后你的羽翼也就大涨。”
李晔看了宋娇一眼:“此事能不能成还两说。”
宋娇笑嘻嘻的在李晔身旁坐下,盯着他的脸猛瞧了好一阵,惹得李晔浑身一阵不自然,无奈收起思绪:“宋姨又在看什么?”
宋娇幽幽道:“不管怎么说,能有这等谋划,你都让我刮目相看呢!”
李晔摊开双手:“宋姨不就是想说,我跟父亲不一样么。”
宋娇眼神略微恍惚,大抵是想起往事:“的确是不一样。”
李晔顿了顿,忽而道:“那是因为局势不一样了。”
接下来两人没再闲扯,而是就此事商议了一些细节,这些姑且不言。
且说三日之后,李晔到长安府上值,兀一进门,便发现长安府上下,来往的官吏行色匆匆,颇有焦急之色,似乎有什么大事发生。
李晔在衙门坐下后没多久,王离就赶了过来,对李晔道:“少尹,出大事了!”
“何事?”
“有官员昨日深夜来报,黄梨乡渭水河畔,出了一群河匪,劫了黄梨乡的码头,储存在码头仓库里的秋赋,被洗劫一空,那可是五万贯钱,还没来得及运到长安城里”
“仓库重地,自有重兵把守,也不乏练气修士,怎会轻易被劫?”
“据那个官员说,那群河匪中也有术师高手,现场还有术法战斗的痕迹!”
“天子脚下,竟然都出了河匪,这世道已经如此不太平了?”
“唉!谁说不是呢,这些年藩镇乱兵不时作乱,边患四处横生,连带着马匪、河匪、山匪也多了起来,简直泛滥成灾啊!”
李晔沉默下来,片刻后,他轻笑一声,暗道:果然来了么?
长安府又名京兆府,治京畿之地,辖境自然不止长安城,周边数县都在管辖范围内,也就是说,此事也在李晔的职责之内。
没多久,就有人来传话,许少牧召集众人议事。
来到议事堂,李晔发现长安府的重量级官员都在,许少牧负手而立,神色肃穆,等人到齐后,将河匪之事简要通报了一番,随即表达了自己的愤慨之情,和要把河匪绳之以法的坚定意志,而后便是安排人手,去黄梨乡彻查此事。
李晔主管长安府内的修士之事,此案他自然要出面,许少牧便当众点了李晔的将,让他牵头办理此案,即日带人赶赴黄梨乡。李晔责无旁贷,接下了这件差事。
议事罢了,许少牧将李晔留下来,与他单独筹划了一些办案的细节。
末了,许少牧叹息一声:“此事来的蹊跷,怕是有小人作梗。”
李晔自然知道许少牧说的小人是谁,他道:“眼下是诸公争夺藩镇优秀官员的关键时候,长安府辖境内出了匪患,势必天子震怒,降下罪责,而此事若是传出去,对诸公威望打击颇大,那些藩镇官员,眼见长安府出了事,估摸着要敬而远之,去投靠韦保衡了。”
许少牧神色低沉:“此事若是处理不当,韦保衡作为统领百官的执政宰相,也会趁机向长安府发难,说不定就要惩治一批官员,将其革职,届时本官首当其冲。而后,他再安插他的党羽进来,掌握长安府此番两党之争,韦保衡手段层出不穷,着实让人防不胜防。”
李晔道:“无论如何,先去黄梨乡查一查。”
许少牧点点头,看向李晔:“长安局势云波诡谲,本官必须坐镇城中,黄梨乡的事,就拜托少尹了。”
李晔抱拳道:“府尹放心便是。”
从议事堂出来,回到少尹衙门,李晔把王离叫来,与他商议出行黄梨乡的细节,包括带哪些人去,衙役出动多少等等,然后拟了名单和所需物资清单——后者主要涉及法器、马匹等,让王离去着手办理。
诸事处理下来,耗费半日,午后,李晔让王离带着官员、衙役自去城门,他稍后再赶来汇合,趁着这个时间,李晔先回了一趟安王府。
把宋娇、李振、上官倾城等人叫来,李晔跟他们说了一下黄梨乡的事,然后让宋娇调派青衣衙门的修士,一方面率先赶赴黄梨乡,进行秘密探查,算是为李晔开路,另一方面,也让宋娇派些人手暗中跟随,作为后备力量,充当护卫、援军的角色。
李晔一通安排做完,宋娇便下去安排,李振皱着眉头说道:“殿下,此事来的蹊跷,卑职隐隐觉得,好似并不只是针对路公和许公,还有针对殿下的意思!”
“为何?”
“因为郦郡主殿下挡了韦保衡与李国昌结盟的路,这是其一。”
“其二呢?”
“其二,韦保衡畏惧殿下!”
“何意?”
“前日,殿下在驸马府,当众击败了李克用。而李克用,是被称为有望筑基,在不远的将来,成就真人境界的皇朝第一天才!殿下击败了他,岂不是说,殿下现在就是天下第一天才?而且还有望筑基?”
李晔沉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