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古怀明手中就收到了一纸真卷,送卷的翰林说道。

“古相,此卷中策论,写及法度极是严明,两相论证,有文有典,虽文墨生硬些,可论据坚实有理,下官以为,可入得三甲”

我抬头瞟了一眼那张真卷,卷上字迹倒还工整,就是出锋太过,瞧着就是个烈性人的写法。

古怀明接过真卷,捧在手中细读,颜荀也下了座,两人对头看向这份卷面。

看完后又是一阵私语切切,声量压得极低,末了定下名次后,才将卷面捧到我面前。

“王爷,老臣与太傅觉得此卷可评二甲传胪,以进士处之”

我接过卷面细看,发觉这人所写策论果然刚硬,律条着墨实多,遵从一个严法立民,重刑监臣的路数。

尤其是天子若罪,亦从庶民论之这一句,简直写的力透纸背。

此人若进了朝堂想来大理寺又要多一位酷吏。

我默了半晌,心里虽然不大认同这样严酷的律条,却也明白叶党之乱,便是从律法不严这一项上起来的。

即便如今能顺利除去叶党,日后若还是不肯严于律法,继续纵容贪墨敛财任人唯亲的氏族风气。

再起一朝叶党,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我点了点头,将真卷交给古怀明,想到自己嘴里的毛病,也只能小声说道。

“堪涌,叟入阁中”

闻言,古怀明一眯眼,颜荀一皱眉。

我则扭回头,装作无事发生的样子,继续盯着老翰林们阅卷。

第145章 ●

这一日时辰过的极快,及至我从礼部出来时,已是傍晚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