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康帝落下了一子,:“常夫子不知道在朕面前夸了你多少次,只恨不得拐了你随他去做学问,朕哪里舍得放人?”

“如今你又跟着你父亲习武。”

“你父亲的武艺,啧啧啧,当年可是从宫里的这头打到那头的武霸,但他的学问,呵呵,如今常夫子夸了你多少次,就对他瞪了几次眼。”

“文武双全,淮儿你日后必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皇伯,你这样夸赞侄儿真要无地自容了。”

“侄儿自入京来就承蒙您的教导,若是学的太差,不是给您和父亲丢人吗?”

不卑不亢巍巍然朗朗君子,不过分自谦又不自满。

周记淮七岁时进京,如今十八岁。

刚开始,怀康帝也只是怜惜周记淮年岁小,又孤身一人,再有周重邛的请托。

慢慢的,他注意到了周记淮的聪慧,懂事。

教导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分享他的课业和称赞,是件令人上瘾的事。

宫里除了昌平,再没有其他的孩子,怀康帝在周记淮身上免不了倾注更多的目光和心血。

一晃十一年,周记淮陪在怀康帝王身边的时候比陪在周重邛的身边更久,堪称是在怀康帝的膝下长大。

眼见当初单薄的孩子长成芝兰玉树,怀康帝看着周记淮,眼里是掩饰不住的骄傲与满意。

“你父亲今日没有与你一同入宫?”

“皇伯忘了,今日是母妃三回门的日子,父亲他陪着母妃一同去了恭候府。”

“瞧朕这记性,都忘了还有这件事。”

怀康帝拍了拍额头,:“对了,这妇人年纪小,想必你父亲多有娇惯,她可有在府上给你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