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离京的时候,杨康曾经给了他三个锦囊,说过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打开。
锦囊里有两封书信,大的书信上盖的是边关吴火大将军的印戳。附带一个小书信,那是杨康的笔迹。
上面是这样写的:“江北诸官,都是吴火的亲信,我仿造了吴火笔迹写给他们,他们见到了书信暂时就不会为难你了。他们会马上写信给边关吴火,问有没有你这个人。你必须在短期内,马上把官银和粮食下发给百姓,然后离开。”
原来是这样。
杨逸辰没想到江北会是这样的情况,一点准备都没有,如果没有杨康的锦囊,只怕他要么就要和那些官员同流合污,要么就要成为他们刀下亡魂了。
于是,逸辰次日,就把那封假的书信,交给地方官。
那地方官也不是傻子,看到了吴火的书信,并不代表杨逸辰就是吴火自己人,虽然放了杨逸辰自由,可也没让逸辰轻易离开。
他们派出很多人,跟着杨逸辰。
逸辰于是火速派发银子和粮食给百姓,百姓们都很高兴。
三日就派发完了,第四日就要走。
地方官一分钱都没有得到,心里自然是很恼火的。
他们不放逸辰走。
逸辰又遇到难题了。
他急忙又打开第二个锦囊。
第二个锦囊,就短短几句话:忽然他们要粮食,你就开仓给他们,记住,“硕鼠硕鼠,无食我粮!”
杨逸辰念叨着硕鼠这句诗,父亲为何要写这样一句诗呢?
这可是出自《诗经》的呀。
杨逸辰不愧是状元郎,一想就明白了。
《诗经》里所说的这“硕鼠”,指的是以前,但凡农村发生旱灾,聪明的农户就会开始打洞,老鼠洞里都是粮食啊!
原来,那些老鼠在太平年间,偷走了很多粮食,储存在老鼠洞里,现在虽然发生了旱灾,可是,光是从老鼠洞里搬出的粮食,就足够村里人吃的了!
杨康是在提醒杨逸辰,也开始打老鼠洞啊!
于是,杨逸辰和自己带来的兵士,开始在村里挖老鼠洞。只过了一天,就从老鼠洞里挖出了大量的粮食!
他们装满了好几车,运回来给那些地方官。
地方官员明明见杨逸辰已经没有粮食了,竟然在短时间内,又变出了粮食来,很是惊奇,当他们得知,杨逸辰是从村里弄来的,一个个都以为杨逸辰是活神仙,竟然从那么贫穷的地方,都还能“变”出这么多的粮食来!
个个都不敢对杨逸辰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