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端午打开一看,这陶罐里真是个大杂烩,有一整只鸡,有好些花生仁,有枸杞,有党参片,还有一些核桃粒之类的。
看着浓郁的鸡汤上漂着的一层油,杨端午知道,这肯定是慢火炖出来的。起码也要三个时辰。
“谢谢娘亲!”杨端午闭上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一脸满足的样子。
“快吃吧,都凉了,吃完就回去睡一觉,看你,都瘦了一圈了。”谢灵摸着杨端午的脸庞,心疼的说。
当夜,忽然起了大风,吹的屋顶的瓦片都飞走了几片。
杨端午睡的浅,很快就被吵醒,但在杨端午心里,更担心的是刚种下去的桑树。
第二天,杨端午一大早便赶去田间,果然,大风把好几棵桑树都吹歪了。倒是水稻田里的禾苗,没受太大影响。
很快,几个劳力也都到了田间,按照杨端午的安排,几个人马上开始动手整理。
季节交换,天气变化难以预测,说不定过两天又起大风。
如何加固桑树,便成了杨端午最急切的问题。
把多余的树枝砍掉,显然不合理;把桑树再往深土里种,也不是好办法,说不定还会把桑树弄死。思来想去,杨端午用了一个土办法,却又是一个好办法。
杨端午让三个劳力去山上砍了很多竹子过来,接着又把竹子砍成三尺左右的长度,接着,又把这些长度均匀的竹段从三个方向支撑起桑树,这三角原是最稳固的,这样,有了三段竹子的支撑,桑树也便更直挺了。
经过大风的摧残,桑树需要更多的呵护,杨端午组织几个劳力,在稳固桑树之余,还对桑树进一步修建了枝条,并且,增加了肥料的供应。
杨端午让劳力们割了很多柴草过来,把桑树地满满的铺了一层。希望这样,可以提高桑树的存活。
渐渐的,东边的天空慢慢的被云层遮住,很快,就会下一场雨。
真是一场及时雨,杨端午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这雨会让桑树根快速的伸展开,紧紧的抓住周围的泥土。
赶在大雨之前,杨端午回到了家。谢灵赶忙把杨端午接了进去。
“怎么才回来,娘亲担心死你了。”谢灵拉着杨端午的手说:“看外面这天气,很快要下大雨了。”
杨端午见过谢灵后,便径直走向蚕房,这骤变的天气,对蚕房里的蚕宝宝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
大雨来临前,蚕房里的空气中,弥漫着重重的湿气,或许是这湿气太重,让桑蚕都显得动作缓慢,好久才会挪到一下身体。
潮湿的空气,也让桑叶上涂上了一层露水,这种潮湿的桑叶,会让蚕宝宝生病。
杨端午看了下,蚕房墙角的石灰,早已经被潮湿的空气浸透了。
很快,杨端午让劳力们送来了很多石灰,另外还有木炭,这石灰可以吸收多余的水分,木炭还可以除去空气中的一些异物。
随着桑蚕的逐渐孵化,为桑蚕另建一个蚕房便是重要的事项了。
有了之前的经验,新建的蚕房更加防潮,也更加通风,杨端午还专门设置了老鼠陷阱,只要有老鼠出没,一逮就一个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