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页

张教授听得眼角直抽抽,你特么的才二十岁就说到瓶颈了!那我们这些人又算什么!校长闻言说道,“要不这样吧!你毕业后……哦不,从下学期开学举办完报告会开始就一边继续研究数学,一边跟着咱们学校的教授学习物理学!”

说到这里校长挺直了腰板,“呵呵,不是我自夸,咱们学校的物理系在全国那是首屈一指,在全球也是能排到前二十的!比水木大学强多了!只要你愿意毕业留校,我可以找院士帮你单独辅导!”

在国内恐怕也只有京师大学、水木大学和华科大等几个顶级院校能开出这样的条件了!其他学校有个院士还不得想菩萨一样供起来,哪敢为这点小事麻烦人家!不过话又说回来,有这样一个学生恐怕他们也会乐于为他辅导吧?

“下学期开始我打算先好好准备准备报告会,然后将我在数学上的一些想法整理出来!物理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暂时先自学!”京师大学的物理系虽好,但和欧美还是有一定差距,更何况按照他的计划,在开始物理研究后要用到一个大家伙,那个东西可是在欧洲。

“至于学校的选择方面我比较倾向欧洲的学校!他们学校的一些设备和几位大师我都非常感兴趣!”吕丘建抱歉地说道,“所以只能暂时谢绝校长的好意了,不过我在下学期会争取尽量多发一些文章出来的!”

“而且用不了两三年我还会从欧洲回来,到那时候未尝没有和母校合作的机会!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记得自己是京师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吕丘建起来恭恭敬敬的向校长和张教授鞠了个躬。

他们俩相视对望,遗憾的叹了口气,看来想要吕丘建毕业后就留校的计划算是泡汤了!希望他将来能记得今天的话,回国后不要忘了母校。

“哎,那好吧!这个话题到此为止,咱们再商量商量报告会和记者招待会的事情!”校长叹了口气。

第115章 我就说四点

一直聊到中午,吃过午饭以后三个人才各自散去;晚饭又是和张部长一起吃的,在酒桌上他把明年新闻发布会的流程和内容详细的和吕丘建沟通一番,但凡吕丘建觉得有不合适的地方他就果断的去掉。

新闻发布会后就要回家了,在吃完饭之后吕丘建就定了后天回家的票;他的家在东北的某个小城市,没有机场,因此必须得先坐飞机到省城,然后从省城转火车才能到家。

第二天,吕丘建在张部长的陪同下来到了新闻发布会现场,草草扫了一眼,电视、报纸、网络等各家媒体加起来差不多有一百家了!

等吕丘建上台的时候,闪光灯亮成一片;张部长介绍完新闻发布会的流程后就闪到一边,吕丘建简单的介绍了下自己破解庞加莱猜想的经过,然后就到了记者提问时间。

这种时候自然是照顾熟人了,吕丘建将第一个机会给了李晓,他站起来问道,“我们现在都知道了庞加莱猜想的重大意义,同时米国的媒体都将您列为下一次菲尔兹奖的热门人选,请问您对于获奖有信心么?”

自从七八十年代重新开放之后,国内各界在见识到自己和西方的巨大差距后,有些人开始失去信心,想方设法出国去;有的人则奋起直追,并在体育、经济等诸多领域慢慢追赶了上来,但在科学的最前沿却少有能领先于西方的成就;李晓的话也是现场记者们最关心的问题,他们无比期望一位正统的华国人能站在科学届的最高领奖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