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昊部长已经老了,而且犯下了不治之症,不过他一个人瞒着所有的亲人,独自扛着这个令常人绝望窒息的包袱。在所有的下属中,宁娴澜女士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办事手段和风格,甚至包括风度仪表,都是杨昊老部长最欣赏的。
他希望培养这个下属能够更加有担当,不怕得罪人,更加敢作敢为,共和国的农业,需要有强而有力的人才来建设。宁娴澜女士唯一的弱点,就是心善,有时候人就显得柔弱了些。
她需要人推动一下,展现自己的力量!
两个领导一起走出来,走进会议室,会议室里,詹教授已经开始了新农村实用小型沼气池的项目演讲。
宁娴澜女士看向杨昊部长,杨昊部长轻声说道:“请坚持正确的立场,你不想伤害詹教授,就会伤害到另外的人,而且那个叫做易思的记者,我相信她也绝不会善罢甘休!”
第134章 他叫王平
宁娴澜女士点点头,脸色淡然。一旦遇上重大的事情要处理,她具有瞬间恢复冷静理智的能力,也许这正是属于宁娴澜女士的天赋!
宁娴澜女士看看右边,那里是共和国的各种权威媒体,像《光辉日报》等地级市级别的媒体还没有进来这里的资格。
右边一溜的媒体,有权威的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记者,农业部的权威杂志《农刊》、《农业科技》,还有《长江日报》的记者,《求是》杂志的编辑,《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记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等等等等。
这次的农村新型实用小沼气池的推广项目,是农业部的有关专家领导研究会决定重点推广的项目,在进行了专家风险和收益的评估后,共和国农业部的部长杨昊拍板,决定全共和国进行推广。
兵马未动,媒体先行,这是惯例!
任何的新生事物,改革创新,都离不开轰轰烈烈的先一步宣传,这也是共和国的惯例!权威媒体,甚至电视电影,相声小品,随后都会以新生事物作为题材创作作品。
这个会议,很重要,很权威,共和国关于农业的专家学者领导们都几乎来齐了!而共和国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也全部到场。
这次全国性质的推广,不是一个县市,也不是一个省,是全共和国,惠及全共和国亿万农户的好事,当然要全力以赴!
因为王平的成熟理论和科学实践,推动共和国的农村沼气事业一下子提前了起码五年,有的相对落后的地方,提前了十五的发展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