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改革的方向没错,继续坚持。就此就一棍子打死,改革就得敢试、敢闯、敢冒险,焦云从一定意义上是逼出来的改革,与其穷困下去,不如坚定的改革,而焦云在改革中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也留下了很多东西,其一就是改革创新,第二是保持了艰苦奋斗的传统。焦云原来也是一穷二白,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传统和精神,才会有今天来之不易的局面,艰苦奋斗已经深深的融入焦云成为这个城市的品质,这里面杨刘广肯定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在改革年代,我们一直口口声声说要宽容改革,要善待改革者。也有人讲选择改革就选择了痛苦,改革者要有承受痛苦的精神,要忍辱负重在质疑中前行,就首先要自己战胜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勇敢的改革者,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给他们理解和支持,对于对于杨刘广在焦云到底干得怎么样,不要急于做出结论,而是应该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这样的调查研究可以邀请媒体参加,通过认真得的调查研究,掌握最基本的事实,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再拿出处理意见,我看这样做才最为客观……”
第190章 风口浪尖(三)
陆政东很清楚,他和周书明一直存在不少分歧和差异。虽然如此,虽然两人搭班子一直都有些磕磕碰碰,但是在两人小心翼翼的维护下,这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这么久来一直保护得很好。无论是刻意想破坏这层关系的詹继东,还是有些好斗的金道申,都未能把这层关系彻底撕破,特别是在最近,在这一点上双方都是很有默契,但是这一次,却是观念的冲突,而且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沟通说服,因为焦云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省里必须要尽快拿出一个说法出来……
常委会上的分歧,杨启成自然是知道的,他杨劲不认为赵国栋可以在这一局上赢得属于他自己的东西,周书明和陆政东之间脆弱的平衡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朦胧,但是一旦揭下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双方的沟整深不可测。先天的不信任感依然充斥。随时可能因为一个双方都无法妥协的观点上对立,这一次便是如此。
杨启成一时间也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自己内心对待这件事情的看法。应该说从感情上来说,他支持焦云在这方面做出一些探索,既然是探索,这中间出现问题就难免,因此他也是不赞成处理杨刘广的。甚至对于杨刘广以及焦云有些敬佩。
但是从理智上来说,杨刘广做事有些太猛了,一个老资格的市委书记,以焦云目前展态势,如果他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不动声色的稳扎稳打,即便不能像陆政东那样一飞冲天,至少也可以凭借资历积累两三年后走上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比如副省长之类的位置。
不过随即杨启成就暗暗一摇头,那样或许杨刘广就不是杨刘广了,常委会上常委们的发言,杨启成想了好几遍,提出的质疑和问题的,主要都集中在两点上,那就是这样做媒体会更变本加厉的针对贝湖,针对焦云,其二是舆情凶凶,这样做没法给公众一个交代。
还有一个更为隐形却更为敏感的问题杨启成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甚至更为忌惮,却又无法言出口的问题,那就是如果这样做,会不会是没有和上面保持一致?这符合不符合中央的意图?
杨启成不知道陆政东对于这一点是如何看待的,他不相信陆政东看不到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点甚至可能会比前两点更为微妙而复杂,前两者只能说是从基础角度上来考虑,而后者就涉及到是否具有政治头脑和大局观了。就陆政东而言,无论怎么也不可能和所谓政治头脑和大局观对立起来。
杨启成虽然有些想不明白这些,但陆政东既然没有向他谈及此事,这些疑惑也就只能想想,却是不能问及……
※※※
而在焦云,杨刘广和向东流也是相对而坐,面色都有些凝重。
“这一次咱们怕是有大麻烦了。”
向东流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脸色看不出什么,但是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手掌心摩擦着,这是他有些紧张的表现,一般人并不清楚他这个特点,但是杨刘广很清楚,这是向东流紧张的流露。而这样的流露,他也是第二次见到。
“不是有大麻烦,而是有天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