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准备。”
“一场一镜一次。”
“开始。”
拍摄第一幕是江澈和潘斌龙两人打劫手机店。
布景简单,演员就三个。
拍摄起来不难。
一家小的手机店里有三个人。
戴着摩托车头盔,遮掩了真面目的江澈和大潘,
以及被江澈拿着土猎枪吓得蹲在墙角的营业员。
大潘拿起锤子,对着柜台的玻璃就是一顿捶。
“咔,大潘你敲击玻璃要有节奏感。”
“监视器后的江澈开口了。”
现在是大潘的特写镜头,不需要他出现。
“好的导演。”
“开始!”
潘斌龙刚敲了两下又被喊停了。
“大潘,你这样!
敲的时候你在心里默念80,80。
按照这个节奏来。”
“没问题。”
“action!”
大潘心里默念着“80”“80”。
举着锤子对着柜台的玻璃有节奏的敲击。
如此四五下之后,大潘的胸膛剧烈起伏。
玻璃却纹丝不动。
“好,过了。”
江澈戴上摩托车头盔,轮到他的镜头了。
执行导演自觉坐在监视器后。
镜头给到了戴着头盔的江澈。
哪怕看不到表情,
通过他细小的身体反应,
你也能感受到他对大潘的无语。
“好,演员准备。”
镜头下移,对准了蹲在角落的营业员。
只见他颤颤巍巍的举起手。
“你做啥子?”江澈吓得一激灵。
握着猎枪的手更用力了。
营业员小心翼翼的伸手从侧边拉开了玻璃柜。
接着退回了墙角。
搞半天根本不用砸玻璃。
从旁边打开就行了。
大潘刚才纯粹是浪费力气。
戴着头盔的江澈脑袋晃了一下。
示意大潘赶紧把柜台里的手机都收了。
大潘激动不已,颤抖着拿起手机就是一顿塞。
镜头给柜台里贴着的“模型机”三个大字一个特写。
“好,过了。”
第一天的拍摄就这样平淡无奇的过去。
至于之前哭着喊着要来电影里演配角的杨蜜和糖嫣。
一个进组了新红楼,一个忙于通告。
看她俩什么时候有空赶来吧。
圈内有一则消息传开:
华艺正在筹备电影《唐山大地震》。
今年2月份。
唐山的领导想投资拍摄这样一部电影,打造城市新名片。
向电影总局报告后。
总局给了三个选项:
投资3000万人民币,参照电影《云水谣》的模式拍摄;
投资1.2亿人民币,规模等同于《无声的号角》;
投资3亿人民币,对标超级大制作。
毫无疑问,他们选择了中间的选项。
此后,首当其冲的就是找到合适的导演了。
唐山这边给出的候选人就三个:
张一谋、陈凯哥、冯晓刚。
张一谋忙于奥运会,档期冲突。
而且他意向不明。
双方压根没有进行实质性的谈判。
陈凯哥忙于《梅兰芳》,没有档期,也没有意愿。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
冯晓刚拍完新电影后有档期,也愿意接下。
但他拒绝传统的灾难片模式,提出以家庭情感为核心的叙事方向。
这也是冯晓刚一贯擅长的以小见大。
唐山这边同意了。
双方都同意并不意味着电影就能马上进行了。
还需要华艺这个专业的影视公司参与制作呢!
华艺对这个项目十分谨慎。
公司是要盈利,要赚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