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雍正要写《大义觉迷录》,弘历成大

调进京任刑部尚书的法海也最终因雍正这道诏旨,对雍正改变了看法,而说出了此言。

明世宗就是嘉靖,历史上以十五岁的身份,逼着群臣接受了他的礼。

法海甚至还直接来见了老十四允禵:“恂郡王,您看见主子下的那道诏旨了吗?”

允禵点了点头。

“您怎么看?”

法海问道。

允禵苦笑了一下:“我只能说,这是你们这位主子能做出来的事!你们也不要去说,有什么奸臣在蛊惑他,乃至把这事推到老十三身上,这事,我敢打赌,是他自己下决心干的!”

“可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真眼睁睁看主子这样乱礼不成?”

法海问道。

允禵白了法海一眼:“还能怎么样?你难道还指望他收回这诏旨?你指望他,还不如指望弘历将来能让大清回到治国安民的正道上来!”

……

……

“什么是正道?”

“为民顺天方是正道。”

“祖制不足为礼,代圣人言教的天子之言方为礼。”

在许多八旗贵族为雍正的行为感到震惊愤怒的同时,许多汉人士大夫也因为这道诏旨而议论纷纷起来。

毕竟,这道诏旨涉及到两个牵动天下汉人士大夫神经的内容。

一个是礼与祖制的关系。

一个是剃发易服这事。

刘统勋这时就在咸安宫的翰林同仁们面前提起此事时,而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但一向与刘统勋交好的黄祐却提出了不同看法:“忠孝是礼之本,而恪守祖制,便是恪守忠孝,剃发易服既已成祖制,何必再违而乱祖宗之礼?”

“你不是不支持封建吗?”

刘统勋不禁问起黄祐来。

“我不支持封建,是因为祖制不支持封建。”

黄祐直截了当的回答了起来。

刘统勋神色复杂的看了黄祐一眼,随后没再言语。

雍正的这道诏旨的确让汉人士大夫也感到了为难。

要么接受君主更加集权而得到恢复汉家衣冠的权利,要么继续剃发易服承认祖制高于皇权。

弘历也有意在收集满汉大臣关于这道诏旨的言论,而将这些人的态度一一悄悄记录了下来。

“阿玛在让他们在分清敌我,儿臣也在分清敌我。”

弘历还将自己这一行为告知给了雍正,还说明了这样做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