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庄的拖拉机一路按着喇叭前进,所经过的地方,所有人都齐刷刷地扭头看着它。
“让一让!都让一让!”
铁柱站在高高的麦袋上,一边挥手一边喊,身下的麦袋也跟着发出“沙沙”的声响。
一个坐在牛车上的邻村汉子,语气酸溜溜地嘀咕:“显摆什么!我们村要是有这宝贝,早就交完粮回家睡觉去了!”
可他话还没说完,眼睛却又忍不住追随着拖拉机,那眼神里的羡慕怎么也藏不住。
总算到了粮站。
李志春本想着能拔得头筹,不料眼前的情景让他熄了火——粮站外的空地上,早已汇成了一条由各式车辆组成的长龙。
来自十里八乡的牛车、马车与拖拉机混在一起,牲口的嘶鸣和发动机的低吼交织,构成了一幅颇为壮观的交粮图景。
“到底还是来迟了一步。”
李志春轻声嘟囔了一句,熟练地将拖拉机并入队伍末尾。
车斗里的乡亲们纷纷跳下车舒展着有些僵硬的身体。
铁柱摸出烟袋,给围上来的众人分发旱烟。
不多时,隔壁村的几个人凑了过来,领头的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他羡慕地打量着拖拉机,冲李志春笑道:“还是你们李家庄有能耐,这铁家伙一趟,顶我们那老牛跑断腿了。”
李志春闻言,脸上泛起自豪的光彩,他递过一支烟,两人一来二去便聊熟了。
原来邻村今年收成也不错,就是这运输成了大难题,全靠牛车一趟几百斤地往回拉,费时又费力。
听着对方的感慨,李志春心里美滋滋的,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拖拉机的优越和村里抓生产的经验。
时间一点点流逝,太阳越升越高,炙烤着大地,排队的人群也愈发焦躁。
有人靠在麻袋上打起了瞌睡,有人则三五成群地闲聊着家长里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