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启文说:“我看过了你们的策划,也玩了一下你们的试玩光碟,觉得游戏挺有意思,我可以给你们相应的投资,你们可以按你们所想的或者曦曦所想的来制作游戏,我不会干涉你们的制作思路,有程序方面的问题也可以问我……”
史亮觉得自己真的是撞大运,金主是个懂行的真是比什么都重要,他知道的好几个同行都在吐槽说找不到投资,又或者投资商给了钱之后就觉得自己有资格对项目发号师令,明明根本不懂游戏,也不懂电脑,却要各种指点江山。
史亮也因此,一直不敢主动去找金主,加上他家底还有点,够他挥霍一阵子,他本来就是凭着一腔孤勇想着,把在半家底都押在这款游戏上,成则一飞冲天,失败了以后就老老实实找个工作,当个白领算数……
魏启文的态度让他对未来忽然增添了许多希望。
拟定了投资合同后,邵曦兴冲冲表示:“我想配霞儿!可以吗?我还有个姐妹可以配雪山神女!我还有个兄弟可以配……”
史亮搞定了投资,瞬间心态都不一样了,一挥手:“我想请声闻工作室给我们的游戏人物配音!”
邵曦开心表示:“可以,没问题!”
很快声闻配音工作室又多了一项新业务:游戏配音及配乐。
对,配乐!
五组的那位有作曲特长的,在此时发挥了作用,他因为给广播剧做背景曲做了有近年了,对于这种短曲创作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十几秒的战斗曲,烘托搞笑气氛的几秒小音效,以及各种情绪的短曲,他都相当擅长。
于是直接一手包揽了游戏的配乐。
然后邵曦把毛鑫宇拉来担了男主角的配音,不过毛鑫宇在看完了剧本之后表示:“剧情好扯,没我写得好!”
邵曦瞪他一眼:“那你以后写了小说让他们给你做成游戏!”
毛鑫宇点头:“那必须成啊!”
两人说笑一番也就过去了,此时他们没想到,未来还真就成了。
游戏配音因为人物是2d立绘,声音就成了彰显人物个性的决定性因素,毛鑫宇遭遇了配音生涯中的第一个滑铁卢……
主角是个热血少年人设,路见不平就要拔刀相助的那种铁憨憨,邵曦让毛鑫宇去配这个角色本意是想让毛鑫宇不要过于吃本色出演的老底,尝试一下打开戏路。
毛鑫宇到底还是更喜欢写小说多于做配音的,他骨子里将配音当个工作,认真做是为了感激邵曦的知遇之恩,但是让他更钻研一些,他是不大乐意的,不过因为殷回这个师父厉害,加上他自己天分不错,所以一直以来配音的水准都还不错。
他的声线是清冷型,跟丁玉玲的没有什么起伏的冷淡不同,他的声音是有起伏,有感情的,只是过于清脆,咬字如落珠,让听的人心里会有一种冰块落在玻璃杯里那种冰冷的感觉。
这种声线跟《江湖论剑》的主角是不相符的,邵曦的意思是希望毛鑫宇适当的把声线打开一些,这样以后接剧也更容易挑到好角色。
毛鑫宇则觉得自己对武侠角色有爱,声线不是问题,感情到位就好。
然而录下来之后实装到游戏内,毛鑫宇试玩了一下之后,自己都沉默了,违和感太强了。
这次做为配音导演的邵曦忍不住找毛鑫宇谈话了——
“星星,你得尝试声线的运用啊,我承认你的声音很好听,可是声音的演绎不光只在声线上,还有你的发声方式和语言节奏上,这些大师兄应该教得多我透彻啊!你要不要再考虑考虑,返一下音?”
毛鑫宇沉默了一下之后说:“我的声音不适合这个角色,你要不换个人来配吧。”
邵曦皱眉:“星星,你不要有情绪。”
毛鑫宇摇摇头:“我不是在闹情绪,我觉得我真的不适合这个角色,你说得对演绎不光只在声线上,但是声线是基本,配音是去嵌合角色,而不是角色配合配音,这是我师父教我的,所以这个音,不该我来的。”
邵曦发现,毛鑫宇虽然是殷回的徒弟,但是跟他善于与人合作的师父不同,毛鑫宇的性子就非常“独”,他认定的事就很难改,这种人当作家或许真的很合适,但是做配音却似乎还是差了一些。
邵曦无奈,但也不好强求,毕竟上辈子刺红刀也不是个肯轻易向资本妥协的人,自从他的处女作被“骗签”之后,他对所有版权方的要求就是自己必须持股,在ip领域要求话语权。
他的强硬在作者圈是独一份的,因为他够红,红到资本只能听他的,而刺红刀的高度也始终是后来所有作者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嗯……那好吧,你有推荐的人选吗?”邵曦决定接受毛鑫宇的“任性”,并问道。
毛鑫宇还真有人选:“实习组有个叫周学勤的,上次我去旁听沈老师讲课的时候,听过他的语言练习,是挺适合这类阳光少年的声音,不过……”他皱眉,有点不太确定的说,“他是从万军那边跳槽过来的,所以我也就,没跟你提过。”
邵曦倒是被他这一说,有点纠结了。
万军那边过来的配音以前都是译制厂的,若说水平,那肯定不会太差,只是,因为万军跟声闻之间的关系,声闻这边的“原住民”对万军那边过来的人都不太友善,虽然邵曦让毕逢君尽可能保证这些人的业务量,但更多的关照,确实是比不上前四组的“老”员工们,甚至也比不上前海视译制部的五组,毕竟人家就算不靠配音都一样能赚。
听毛鑫宇这么说,邵曦意识到自己的态度影响到了工作室内部的关系,似乎确实不是件好事。
算一算万军过来的那些人跳槽过来也有近一年了,这期间,心思不纯或者有些退路的基本都自己辞职了,真正留下来的,要么是真心想融入这个集体的,要么是真的无路可退的。
邵曦反省了一下,决定去实习组挖掘一下人才。于是开了个临时考核,考核内容就是《江湖论剑》的人物台词。
声闻的培训班和实习组这两个部门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很欣喜,因为通常只有每季度考核时才有可能得到升级的机会,如果失败就得再等三个月,现在则额外增加了一次晋升机会。
邵曦的目的是看看有没有可以直接提升的人才,尤其是给老万军人一个融入工作室的机会。
但是对此,毕逢君却并不看好。
他说:“没用的,你就算把他们提升为正式配音,那五组都不会愿意接受他们的,与其让他们到各组里受排挤,还不如再设一个组,我们目前的业务量,再设一个组还是分得过来的。”
邵曦有些犹豫,其实工作室有五个配音组,在目前来说已经接近饱和了,虽说未来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但是也有个过程,配音工作室盲目发展也不是一件好事。
“我还是觉得没有必要再增加一个组,而且,这些配音演员本身也只是找份工作赚钱,养家糊口,得罪那些也没来,万军那边跟咱们的恩怨没必要扯到私人身上,他们也不应该被区别对待,人和人的相处是处出来的,不是吗?”邵曦坚持道。
毕逢君看着邵曦,最终还是妥协了:“好吧,你选人,我来跟组长沟通。”
考核当天,邵曦和沈谷英以及正巧有空来上课的黄英华三个人做为评审。
练习班临近暑假,成员爆增,有50多人,不过来参加考核的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数,毕竟不是人人都有这份信心的;而实习组则是24人全部参加考核。
这24人中,有12人是练习班晋升的学员,10人是万军那边跳槽过来的原译制厂配音员,最后还有两名,是由于工作状态不佳,被淘汰下来的二组和三组的老员工。
其中那十名原译制厂的配音员都是当初被陈万军以“高薪”为名跳槽离开译制厂的年轻配音,陈万军因涉侵犯版权而被告上法院之后,赔了一大笔钱,无法支持人员众多的万军配音工作室,只得裁员。
这批资历较浅的年轻配音就这么被踢出了万军,这些配音想重回译制厂是不太可能了,所以想要在配音圈继续干下去,唯一的选择就只有进声闻配音工作室。
只是声闻这边对他们的态度始终不温不火,在实习组呆了半年了,都没有提升分配的消息,这让这十个人都心慌不已,生怕被声闻刷下去,如果那样可能就要放弃配音一途了。
因此这次的临时考核,成了这十个人最关注的事。
邵曦提前三天在工作室公布了要增加临时考核的事,理由是由于工作室要增加电脑游戏配音这块的业务,各组需要增加人员。
每个报名参加考核的人员都会收到一份台词表,上面分序号列有不同人物的描述和台词。
考核时,报序号,读台词由审核员打分,综合分数达到25分以上的,就可以等着分组消息,以及成为正式员工了。
周学勤是海市本地人,父母其实都在海影厂工作,他中专毕业后父母托人帮他进了译制厂当配音,原本这是个不错的工作,一家三口在同一个体系里工作,连生活都很同步。
但是,年轻人总是不肯安于现状的,陈万军走时,开出了一个令人垂涎的价格,当时不少年轻配音员都跟着走了,周学勤也是其中之一,尽管父母亲友都十分反对,劝他不要放弃铁饭碗,但周学勤并没有放在心上,他跟声闻的配音员合作过,对私营配音工作室的薪资早有耳闻,比译制厂高得多呢!更不要说陈万军开的价格比声闻还高。
周学勤去了万军,然后就被裁员了……
周学勤当然是后悔的,同时也因为后悔压根不敢跟父母说自己被裁员的事,而是每天照样离开家假装去上班,四处找工作,但是很快他发现,在译制厂呆了三四年之后,他除了配音也没有别的一技之长,没有技术含量的仓库管理,保安之类的工作因为要倒班甚至要值夜,容易露馅儿……
最后他被交好的同事拉来了声闻。
声闻的竞争比万军可就激烈得多了,应聘时要进行配音考核,考核后,如他这样有配音经验的,可以跳过培训班直接进入实习组。
在实习组里,他终于又能接到活儿,每个月配广告和广播剧龙套的活,虽然没什么上升空间,但至少收入赶上了当初在译制厂的收入,甚至还略高一些,他好歹能跟家人交代了。
可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声闻和万军之间的“婚礼纠纷”,声闻对万军过来的人态度都不太好,虽然不会当面怼(工作室明令禁止员工之间吵架,攀比),但是,入职快半年了,他第一次参加考核的时候,就没有过,当时跟他一样从万军来声闻的人有十五六个,考核结束后,直接被淘汰掉四个。
没有人敢提出异议,因为审核的人是沈谷英,译制厂或者说整个配音圈的人就没有一个敢质疑沈谷英的,她可以说是当代配音界顶级人物,她说不行,那就肯定是真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