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第80章

重生90年代当配音 委鬼 5170 字 2023-02-15

木偶剧团的暑期巡演活动一共十二天,预计要为海市两家社会福利院,四家敬老院以及八所农民工小学、两所郊县初中,总计十六家单位表演32场木偶剧。

由于敬老院的老人们大多不耐热,所以都是安排在夜场表演;福利院的观众是孤儿和社区志愿者,上午和下午各一场,十所中小学也是上午下午各一场,这样个行程全部要提前准备好。

跟各单位联系,确认等等事宜。

都是团长张永一个人去做,同时还要配合邵曦他们排戏,大叔的精神头肉眼可见的疲惫,虽然张媗一个劲的想办法帮爸爸做跑腿的事,但做父亲的又舍不得漂漂亮亮的小女儿在炎炎夏日被晒黑,总是悄悄的自己就把事儿办了。

邵曦看在眼里,不禁替张媗心酸,上辈子张媗事后回想起父亲为了剧团奔波的辛苦时,一定非常悔恨吧,至少这一次她尽力去帮助爸爸了……

隔了一天,邵曦向爸爸的公司借了一个助理过来帮忙跑外联,还让张媗去找了五六个同学过来帮忙在演出单位附近发传单,希望吸引更多人来看。

再之后邵曦给师兄赵凯旋和师姐胡敏真分别打去了电话,悄悄“曝料”,希望能从新闻舆论上再次扩大影响。

于是,当首场演出在市福利院举行的时候,张永突然面对前来的新闻记者,整个人都懵了,站在镜头前紧张得半天说不出话,直到邵曦笑着告诉他,这真的是来做新闻采访的,他才反应过来,说了声抱歉,跑到洗手间整理了一下仪容才回来,接受了采访。

由于市福利院的演出场地借的是附近电影院的一间大型放映厅,厅内可以容纳两百多人同时观看,电影院以2块钱一张票的价格出售观看票。

传单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暑假期间,就在家附近看场便宜的木偶戏是个不错的主意,更何况此时装得起空调的人家并不多,而电影院里有冷气呀!按传单上说的“有冷气,2块钱买一小时消暑,还有戏看”也是很划得来的啦!

于是,首演当天除了福利院的孩子们和志愿者坐了一半的座位,剩余的一半座位几乎全部卖完。

随着锣鼓声音开始,传统剧幕武松打虎开始,台下人声嘈杂,人们看戏的少,聊天纳凉的多,孩子们倒也有想认真看的,但周边太吵,实在很容易分心。

热热闹闹的演完,木偶退场,结束灯却还没有亮,忽然,幕台前,一个漂亮的女孩穿着白色连衣裙在聚光灯的映照下,走到舞台中央,笑着响亮报幕:“下一个节目,木偶剧《有间客栈》由海市木偶剧团与声闻配音工作室合作演出。”

这声音通过话筒盖过了所有的喧嚣,人们都停了下来,有些奇怪——

“有间客栈?是什么剧?”

“没听说过啊,以前从来没看过……”

“木偶戏不是一直就那几部老三样吗?这是新剧吗?”

“声闻什么工作室……有点耳熟哎!”

“咦?声闻工作室,不是交通台那个有声连播里头讲故事的吗?”

“对哦!我听过他们的那个什么……风声!对!就是那个声闻!”

轻轻的议论在灯光骤灭后归于安静,舞台上漆黑一片,接着,是一个清朗的男声旁白:“正德年间,在西北边陲的小镇上——有间客栈……”

随着这句话,灯光逐渐亮起,大幕上出现了一座客栈的背景,一个衣着普通,但眉目却格外清丽的女子坐在门口的长凳上叹气:“唉!一连几天都没个生意上门儿!这日子是没法儿过了呀!”

并不是哪里的戏剧唱腔,也不像话剧那么一板一眼,这声音懒懒散散甚至还带着些口音,就好像平常生活中随处可以遇到的某个熟人在随口抱怨着一样。

而坐得近的孩子们欣喜的发现:“哇!这个木偶人像漫画里的一样!好漂亮!像莎莎公主!”

“呸!莎莎公主才不会穿得这么寒酸!”

“可是她跟莎莎公主一样好看啊!”

“就是!而且她是华国人!更好看!”

“嘘——”一旁的志愿者老师做了个安静的动作。

孩子们连忙停止了争吵,安静地继续往下看……

此时,帐房先生出场了,一番话,引来了店小二和大厨,几人的对话犹如一段儿群口相声,虽然穿着古装,却说着半古半今的台词,既有撕裂感,又莫名的有趣,下面很快便有人笑了下来……

再往后说到奸臣要来,客栈里的众人各怀心思,店小二的身份被老板莲娘发觉,她面临着是将他送官,还是由着他去刺杀奸臣贪官的选择……

人们脸上的笑还没来得及收起,心又随之提了起来,然而紧张不到一秒,又被店小二呆头呆脑的话给逗笑,明明是个很严肃的事,一眨眼又似乎并不那么值得介怀。

最终,奸臣死了,但贪官的财宝却消失不见,客栈里的众人各怀心思,竟然又不约而同的留在了客栈,有间客栈就这么偶尔又必要合理的幸存了下来……

灯光渐暗,旁白起:“江湖传言,有间客栈里藏有奸臣吴梁的财宝,只要找到它,便是富可敌国,于是无数的人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陆续起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啪!剧院的灯光亮起,观众才惊醒,这是已经……结束了?不是,没结束,还有下回分解呢!那下回分解是什么时候啊?!

没人知道,报幕的没说……

后来怎么样了呢?那笔财宝到底在哪儿呀?!店小二的身份到底是谁?

一堆悬念挂在观众心头,挥之不去。

而这一天的首演却是已经结束了。

观众们惘然若失,出了电影院才想起掏出之前派发的传单来看,希望能从上面找到关于《有间客栈》的后续消息。

结果还真找到了——

传单上印着一行小字:《有间客栈》木偶剧试演一集,九月一日起将于每周六晚、周日全天,在海市木偶剧院正式演出,敬请期待!

第二天,海市城市新闻频道就报导了木偶剧的演出,称其为“创新剧目”“大胆改革”,更对演出时的人偶做了近距离特写,称赞其“精美”“细致”“贴近生活”……

一时间海市文化部门的领导们都被惊动了,木偶剧团?不是快倒闭了吗?怎么竟然出新戏了?一声不响的憋了个大招出来,上级领导居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这要传出去可怎么行?

于是从第二天起,团长张永的办公室电话就响个不停。

但是,没人接,无奈只能打总机到门房一打听,哦,团长大人他跟着巡演团队在表演节目!

于是各路领导不得不赶紧,到现场去看看,到底是什么剧,能让记者给出这么好的评价,以免之后自己面对媒体的时候无话可说。

然而赶到活动所在的海华小学礼堂,这里已经坐无虚席,还好学校领导知道市里来了领导,赶紧临时从教室里抽了板凳过来给各位看戏。

坐在后排其实看不太清楚前边的人偶的五官,但是,眼神好些的还是能看清人物的性别和衣着,还有动作的。背景音乐俏皮又映境,人物台词非常日常生活化,明明是古代人物,却脱口说出现代词汇,形成一种奇妙的搞笑点。

观众们非常轻松就能接住包袱,瞬间就能满堂笑声。

整场戏演完,张永才知道自己剧团的活动竟然心动了市里的领导,赶紧带着团员们去见接待领导。

领导自然是一通夸,一旁有记者跟着记录讲话,一番折腾之后,很快接下来看几天,海市各大报纸上,杂志上都开始报导这次的木偶剧团巡演,好评如潮。

张永万万没想到这次的巡演竟然爆了。

随着巡演的进行,越来越多的人来剧院打听什么时候演出《有间客栈》的第二集,更有不少企业工厂学校向剧团发出了演出邀请,这让剧团的成员们欣喜不已。

最直接的快乐当然就来自收益,巡演期间除了服务单位之外,卖出去的闲票竟然高达一万多张,这是剧团组建以来活动期间售票数最高的一次!

虽然剧团从总体来说还是亏损的,但是这次的成功让大家都看到了希望,跟声闻的配音们合作起来也更配合了。

邵曦将《有间客栈》的前十集剧本交给张永,在暑假结束之前做好排练,九月开学之后,她和毛鑫宇还有张媗就要进大学,大一的课程应该是相当繁忙的,因此要提前做好准备。

开学前,她还不忘提供张永,让木偶工坊制作一些《有间客栈》的人偶缩小版,用来做观看纪念品。

普通看一场剧只需要5块钱,但是如果花7块钱就能附赠一个《有间客栈》人偶纪念品。

张永一想,小人偶大多用的都是边角料做的,边角料没用也是浪费,倒也不难,还真是个吸引小孩子的好主意。

随后,他还在这个思路上放开了胆子,直接把小人偶拿出来单卖,3元一个,一套五个人偶则是12元。顺着这个思路,将过去的木偶剧中受欢迎的角色也做了些放在剧场门口的柜台上卖,果然收益颇丰。

木偶戏剧在保留传统剧种的同时,开发新剧种,启用新剧本的消息很快被做为全市戏剧工作单位的典范被传颂,张永一时间忙碌起来,不时要被请去做总结报告,动员大会等等行政工作。

剧团内部随着“新剧”和“老剧”之间的差异而逐渐产生了“派别”隐约有了些小分歧,这在此时还没有显现,大家都只看到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着。

九月份一开学,三个死党便一起进了戏剧学院。

让三人没想到的是,来接待新生的学长中竟然还有熟人——文礼。

邵曦是最惊讶的,因为按她的时间计算,文礼正是大四期间去拍了著名历史巨作《文华盛世》改编的同名电影,并因这部作品开启他此后二十多年红遍大江南北乃至整个华语地区的影帝生涯……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难道电影被“蝴蝶翅膀”扇掉了吗?!

“小师兄!你怎么……在这里?!”邵曦惊问。

大概是她的表情太紧张,文礼愣了一下,皱眉佯怒:“怎么着?我特意请假从剧组赶回来给你们接风,你居然不感谢我!这是什么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