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现在的幸福生活得来不易,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更应该为国家民族的强大而努力。”萧鱼说道。
“爸爸,您说的没错,在鸦片战争后,我们的国家积贫积弱,先辈们付出极大的牺牲,才建立了新中国。建国之初,由于国家贫弱,倍受欺凌和围堵,直到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成功后,在国际上的帮交才正常化。改革开放之后,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华民族也逐渐得到世界的认可。”萧小鱼说道。
“你说得很好,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自身强大了,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认可。”萧鱼说道。
“现在我明白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真正含义了。”萧小鱼感触颇深的说道。
“你也要为我们国家的强大,好好读书。”萧鱼鼓励儿子。
“爸爸,我也想写一篇作文,就叫《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怎么样?”萧小鱼文思泉涌,有感而发,想将今天所看到的,所学到的,写成一篇文章。
“好啊,你去写,饭煮熟了我叫你。”萧鱼让儿子去写,儿子的言行让他很欣慰。
“还是帮你把饭煮熟,吃好饭再写吧,不急于一时,我还可以先理顺思路,将今天所见所闻,好好整理一下,下笔的时候,才不至于无的放矢。”萧小鱼说道。
“好吧!都依你。”
父子二人齐心协力煮好饭,一家人围在桌子旁吃好饭,梅映雪负责收拾碗筷,萧小鱼回房间,先写了一篇日记,然后开始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还记得上学的时候,曾学过一篇课文,题目叫《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文章讲述的是周总理年幼的时候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周总理刚入学堂不久,一天老师提了一个问题,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为当官的,有为发财的等等。只有我们伟大的周总理的回答掷地有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学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年龄还小,不明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深刻含义。直到今天,爸爸带我去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展,我们看的是近现代史部分。看完之后,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感触颇深,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才明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深刻内涵。
我们今天参观的展览,从鸦片战争一直看到改革开放。由于清政府闭关锁国,一直领先于世界的中华民族落后了,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华民族苦难挣扎的岁月。在这一段岁月中,我们的先辈饱受苦难,受尽欺凌,“东亚病夫”这顶不光彩的帽子,也在这个时候扣在了我们头上。在上海的租界门口,公然放着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字样的,裸的民族侮辱的牌子。我们落后了,我们倍受欺凌。但是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的民族,无数的像周总理一样的先辈,为了中华之崛起,不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