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让利

“我们镇的工业是大战略,必须不动摇的坚持着,但在全国工业上马的大环境下,如果我们不把软环境建设得更好一些,就算是建好了工厂,也难吸引人过来,即便来了也留不住。所以,从大局上说,这件事是可以做的,而且要做好,做成功。整村脱贫的工作很紧迫,市上之所有给这么多钱,花了这么大的心思,不只是让我们搞一点基础设施就完工,而是要我们让全村的群众都能够有长期稳定的收入。”

“这也说明,农村的发展并不是不受重视的,让农村建设给工业园区建设让路的思路和想法,才是更危险的,两只脚走路才能走得更稳。各位领导的目光都很长远,如果滨南村的现代农业园建设成功,如果市场足够,便可以带动其他村一起建设现代农业园,将我滨江镇打造成为一个休闲的后花园。所以,我请各位领导多思考一下,让滨南村不要错过这一次发展的机遇。”

李华稍微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水,顺便观察了各位领导的反应。

让人失望的是,这果然是个独角戏的节奏。李华唾沫横飞的在陈述各种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事由,但周围的领导们,似乎根本就不知道李华在讲什么一样,直接无视了。

向勇和颜飞语在认真的听也不时在点头,但却依旧眉头紧锁。很显然,他们也对这个场面表示担忧。

争取建设现代农业园的理由虽然都说了,并不会有什么大作用,有副县长谭久远的事前发声,又有着一些利益之争在里面,这些领导怎么可能那么轻易的改变观点?

“刚才徐镇长提到了人员的问题,我也有一个想法要给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整村脱贫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建设,我觉需要各位来的的参与,比如村委会的建设,组织办就应该参与,比如道路的建设,交通办就要参与,比如水库的建设,农服中心就要参与,所有整村脱贫项目的建设、工程队的选择、资金拨付,都由各科室全全负责,我们村委会只做一件事,做好规划,然后监督项目落实。”李华继续汇报道。

这句话说完,所有领导都看向李华,甚至背向李华的领导都转过身来看了李华一眼。

这些领导都不是傻子,李华这一安排,看似是给各科室加了工作和压力,但实际上,却是把项目监管、资金监管的权力放了出去。

按照李华的说法,李华在整村脱贫工作上,就没有什么权力了,就只是一个打下手的人,在项目建设实施的队伍选择等方面,都是由个办公室负责。

徐田明则是露出了一丝惊异,李华这一招以退为进真的很好,如果那些科室想要插一脚,那么他们就必须同意李华的提议。

但是李华小看了这些领导,李华虽然诚意很足,但他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些领导绝不会落人口实,用这种方式来换取项目和资金的支配权。

所以,他估计,效果不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