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4 章 乾隆:一个普通且自信的男孩

嗯,例如像现在这样成为他们的笑柄。

十四阿哥更是道:“最关键是对比,要是不对比的话,说不定,这人的可笑程度看起来还没有这么浓重。可是,和张若虚放到一起,这位就显得……人家可是凭着一首《春江花月夜》,就能够青史留名,而这位却只能靠‘勤能补拙’,凭借糟糕的质量和恐怖的数量取胜。呵,真是可悲,下辈子投胎的时候他最好记得投个文人之家,说不定还有资格沐浴一番文风,叫他也能有一肚子的好文采。”

被他十四叔批评可笑又可悲的乾隆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

他接过富察皇后递过来的手帕,奇怪的看

了一眼窗外的大太阳——这天也没变啊,怎么突然这么冷了?

……

季驰光:“这位写了四万多首诗的诗人究竟是谁……大家想必都非常清楚吧。”

“一朵两朵三四朵,五朵六朵七八朵……”

观众们听得一头雾水。

这……也能算是诗吗?

康熙更是连嘴角的笑容都快挂不住了,他强忍着自己想要去捂耳朵的冲动——额娘在上啊,他这是听了个什么鬼玩意儿——坚强的问身边的梁九功:“这……也能算是诗吗?”

跟了康熙几十年,同样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的梁九功,对于这种“呕哑嘲哳难为听”的存在,完全是凭着职业素养才勉强撑住了他的微笑面具:“……奴才不知道,只是奴才见识浅薄,生平竟是头一次知道,这世上竟然还有这样的诗词——果然,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四九城的墙根底下,孩子们随口唱的歌谣说不定都比这个像诗。

世上既然能有六十年的太子,那再多一个诗词“奇葩”,似乎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热爱诗词歌赋,在所有阿哥当中,最像个文人的三阿哥,是所有人中最先崩溃的一个:“这人写的都是些什么破东西?要他那四万首诗都是这样的水准,那爷倒是明白他为什么比不过别人了——爷家的孩子,三岁的时候写出来的诗都比他厉害!”

十三阿哥:“……”

虽然这首诗听上去确实有点……不太聪明的样子,但是,也没有三哥说得这么不好——之所以大家的反应这么大,想必还是因为对比出伤害。

主播先是用一首流传千古的绝妙诗词将大家的兴趣全部吊了起来,然后甩手给了一首儿歌。

怎么说呢?

就像是你站在窗外,已经闻到了屋里满汉全席的味道,结果当你推开门的时候,却只看见了昨天晚上的剩菜剩饭(乾隆:……喂!)。

其他的观众也深有同感。

这种裤子都脱了却只能看见一个抠脚大汉的痛苦……谁懂啊?

如果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要多美有多美,要多梦幻有多梦幻,美好到让人读一遍,就能让人觉得口齿留香,心醉神往。

而这首……额,一朵两朵歌,哪怕厚道如胤祥,这会儿也实在想不出什么能够夸人的话。

感觉不骂街已经是极限了。

对后世文学水平了解不足的嬴政,这会儿更是面色凝重:“原来后世的诗歌都是这种水平的吗?那朕终于

——

……

:“,

像是沉默少言的优雅妇人,沉稳内敛。

季驰光还没来得及开口,成熟的观众们已经开始抢答了:“这个是碧玉御题诗碗!”

起名套路一目了然。

季驰光微笑,以为她只想说个名字?那可真是想少了:“大家这个角度可能看不清楚什么究竟写了什么,我来念念吧。上面的诗是这样的——”

“漉雪浮香真恰当,思推解渴福区寰。”

观众们:“……”

啊,说真的,就这大白话水平……好像也没比一朵两朵好到哪里去。

也就大哥不能笑二哥的情况吧。

终于知道自己未来儿子究竟是个什么水准的四阿哥两眼直冒金星:他未来的教育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呀?才教出了这么一个……诗歌天赋极低的儿子?自己本身水平不行也就算了,偏偏还这么喜欢张扬炫耀,非得跑到全天下人的面前展示一下他那糟糕的水准——他是心里真的没点ac数啊!

十三阿哥小心翼翼的看着四哥的脸色,想了想,才从大侄子的行为中,勉强抠出了一个能够安慰四哥的地方。

“四哥,往好的方面想……像侄儿这样的人,至少是个自信勇敢的孩子,也不是完全没有坏处的。”

面无表情的四阿哥:“是啊,这孩子真是自信又勇敢。”

要不然,哪里有那个勇气把他的“大作”刻在肉眼可见的所有地方?

康熙也皱着眉头:“老四,你也别整天都把心思放在公务上,多少管管孩子。”

看看这些孩子都长歪成什么样了。

四阿哥正要说什么的时间,主播叹了口气:“咱就是说,乾隆啊,真不愧是他汗玛法的好孙儿,真不愧是康熙手把手教过的——就这水平,啧。”

刚刚谴责了老四的康熙:“……”

四阿哥默默的抬头看了父亲一眼:所以……这好像不是我的锅了?

康熙:裂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