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跟在四福晋身边,一脸乖巧懂事,一副‘你快夸夸我’的可爱模样。
其实不用四福晋夸,但凡有人在园林办宴会,参加宴会都会将林琳夸出花来的。
四福晋以前还有些不理解自家婆婆每到年节必要跟旁人大炫特炫的心情,现在她就特别想要告诉所有人她儿媳妇又聪慧又能干。
一行人穿花扶柳的朝园子里走,尚未走到一处凉台时,便听到一阵清悦的古筝之声。
众人漫步行去,竟看见一穿着唐装汉服,梳着飞天鬓的女子正在凉台里抚筝。
驻足听了一会儿,又继续往前走,穿过一段假石山洞,众人又见一位抱着琵琶的姑娘独坐池塘边唱着一首江南小调。
吴侬软语,煞是好听。
走到池塘边时,旁人都在看布局,听小调,林琳却正好相反。
林琳对于古人对不对就掉到池塘里的事有些打怵,于是林琳这里的池塘,都做了雕花护杆。
保准让这些人歇了想要跳池塘和推人入池塘的心思。
池塘还结着冰,上面却摆了好多布做的荷花和莲蓬,远远看去,却能绿色的荷叶,粉红色的荷花还有高出一段的莲蓬与上面的蝴蝶蜻蜓.....
虽是初春时日,但整个园子却因为林琳提前做出来的假花给人一种春意盎然之感。
几步一景,一景一色。三福晋一进园子便明白她那看热闹的心思可以彻底歇了。转头将林琳叫到身边,问她后日雍亲王府宴客,又要如何布局。
林琳俏皮的朝她眨眨眼,做了一个神密的小动作。
三福晋笑着说了林琳一句‘淘气’便继续带着人朝前走了。
天冷,不适合在外面用宴。哪怕姜嬷嬷说了所有的花厅,凉亭下面都是地龙,不过三福晋还是带着众人进了屋子。
仿唐式的主宴会厅里,林琳还叫人将她早前做的大型室内曲水流觞石器摆了出来。
林琳知道女眷不可能围着这个曲水流觞坐着等酒喝,便弄了好多带数字的小旗插在水道边。然后再将另一道带数字的小旗摆在桌面上分给众人。
三福晋她们想怎么玩便可以怎么玩了。
今天来的这些客人里,按辈份三福晋可能不是最高的,可在皇子福晋里,大福晋陪着大阿哥在府里圈着,太子妃没出宫,所以她现在也算是长嫂了。她为长,又是东道主,可不可着她作主嘛。
少时姜嬷嬷问三福晋,园林准备了数套唐装,贵主们可有兴趣换装玩。
三福晋一听这话,便笑了,直接问在坐的众人可有兴趣。
众人见她问,有的摇头,有的跃跃欲试,一会儿竟有好几个未出嫁的格格和林琳这样的小媳妇都去换装玩了。
大唐和大清绝对是两种生活理念,一会儿一帮人换了装出来,看得众人到是都有些眼热和心喜。
吃的也精致,微甜,微辣,再加上咸口和酸甜口的菜色让大家都很喜欢。
往常参加宴会必是吃不饱的,可今天的宴会却吃得极开胃。
吃的顺口,玩的新奇,年轻的,上了年纪的女眷们都挺满意。
至于男客那边,那就没什么出众的了。
毕竟男客一般也没那么多的心思挑三捡四。
下晌宴毕,三福晋和三爷一一将客人送走,就连林琳也一脸笑容满面的被三福晋送走了。
等林琳跟四福晋坐在马车里时,还在想着她是不是忘记啥了。
三福晋看着林琳笑眯眯的朝她挥手然后跟着四福晋离开了,眨了几下眼睛就乐了出来。
再怎么周全,还是个孩子呢。
让管事的将帐结了,三福晋这才带着女眷们跟着三阿哥回府了。
回到府里,三阿哥还有一种他去别人家赴宴的感觉呢。
确实是这样。
三福晋也有这种感觉。
往常弄宴席,家里家外得忙个三四天,等宴会结束,又要忙上一两天收拾东西归库。这一回,只要订下菜单和吃食茶叶酒水,交了钱便什么都不用操心了。
说起这个,三福晋又好奇起雍亲王府的宴会了。
应该更值得期待吧。
......
另一边,林琳回到家,先陪着四福晋回正院,在正院得了四福晋好一番夸奖。四爷倒是没什么想法,在他看来除了园子修的精巧,屋里的布局有些新意外,便没旁的了。
酒水是他们这个身份惯常喝的,菜品...味还行。不过一看就没他们家吃的精致。
是夜,晏季回家跟他媳妇将事说了,林琳和晏季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了一个特别缺德的主意。
晏季转天就将人悄悄的带给他媳妇看了一眼,之后将人丢到李卫那宅子的地牢里。
回头林琳就弄了两张人.皮面具,一张给了一个身高与晏季差不多的男人带着,命他在亥时三刻打开南城门火速离开京城朝江南的方向逃跑。等到了江南便立即毁掉面具换条路再回京城。
而另一张给了晏季,晏季带上面具后,林琳又晏季找了一部变声器,这才叫晏季杀向皇宫去逼宫。
没错,就是逼宫。
将刀驾在康熙的脖子上,让他写下废太子立八阿哥为太子,并且禅位的诏书。
之后假意要杀掉康熙,却在拿到诏书后被禁卫军发现,然后在他们的追杀下逃出皇宫。
对于有空间,并且武功高强的人来说,这么一场戏对晏季根本不是事。
但对先起了歹心的八福晋俩口子却成了灭顶之灾。
先撩者贱,这也不能怪他们不是吗?
晏季熟悉宫里的环境,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康熙今晚招了妃嫔侍寝。
拿着把大刀悄悄的进了康熙的寝殿,也不管这个时候掀开床幔会不会让他便宜祖父早啥,总之晏季掀开床幔,先是拍拍正在做运动的康熙,然后还不等他身.下的年轻小妃嫔尖叫就一刀拍在那小妃嫔的头顶将人拍晕了。
康熙经过多少大风大浪,见晏季没直接下手杀了他们就知道不是单纯的刺客。只要不是单纯的想杀他,那就还有生还的可能。
穿上金黄的裤子,康熙光着个膀子,赤脚走到书案旁。
那里当然不可能有空白的圣纸,不过晏季却是有备而来。直接从怀里掏出了一份。
传位诏书一般一式三份,各用满,蒙,汉文字书写一份。此时晏季只拿出一份来,康熙见了,只想到两种可能。
一种是面前的人不知道传位诏书的规矩,一种是栽赃陷害做戏的套路。
康熙一边研墨,一边想着若不是栽赃陷害,这诏书前脚写完,后脚他就得没命。
没有哪个帝王会不怕死,康熙自然更怕了。
于是他一边写,一边对晏季说,就算写了诏书也没用,还得盖玉玺呢。
“你当我傻呀,我还不知道玉玺这玩意。别给老子耍花招,赶紧盖了,老子就留你一条命。”
带着变声器的声音非常的失真,康熙听完了沉默片刻,又接着说玉玺藏在乾清宫的南书房。
那行吧,你先写,写完咱俩再去盖玉玺。
然后就在盖玉玺的过程中,禁卫军终于发现了康熙被劫持的事。
再然后就是在打斗中,晏季还做戏做得极到位的‘拼命’在传位诏书上盖上玉玺,之后再几次无法冲到康熙面前杀掉康熙时,一脸遗憾的跑了。
计划进行的很顺利,晏季在亥时一刻的时候就成功甩掉了禁卫军,然后换了身衣服便运转轻功去了南城门。
暗中帮着那位‘对八阿哥忠心耿耿’的刺客逃出京城,这才转身回家。
一份盖了玉玺的传位诏书就这么传了出去,这是要捅破天的大事哇。
于是雍亲王府的宴席被取消了,整个京城开始风声鹤唳起来。
八阿哥最倒霉,他先被康熙叫到宫里去了,然后在他‘抵死不从’之下,康熙将八阿哥关到了宗人府。
在一番追查无果后,八阿哥虽然被放了出来,但他却被一道圣旨剥夺了所有继承权。就算是这样,康熙犹不解气,他还收回了八阿哥的府邸,并且让八阿哥带着八福晋立即起程回盛京,有生之年不得再在京城出现。
康熙一直惦记那份传位诏书,于是又召集了大臣,强调了从此传位诏书必须是一式三份,否则无效。
这一波操作又狠又稳,八福晋早就忘记她派人去给林琳添堵的事了。这么凶猛的报复八福晋不相信是林琳或是四爷一脉干出来的。
思来想去,他们将矛头对准了太子。
别说他们了,就是康熙都怀疑这一波是太子对八阿哥的报复。
不然他哪能这么轻易的放过弑群篡位的八阿哥呢。
......
总之这事闹起来了,八阿哥带着老婆和对他不离不弃的几个门人风萧萧兮的回了盛京。
离开的时候,没人去送他。
或者说没人敢送他。
晏季可是知道他八叔手里有多少能人异士的,于是八阿哥出京城的那天,在离京城几十里的地方,晏季一个人一匹马的站在路边。
晏季压根就不是骑马出来的,他是运转轻功来的这里,马是他从空间里拉出来搭戏的。
叔侄一番深情告别,晏季不动声色的将林琳给他的解药喂给了八阿哥,之后站在路边看着一行人离开,这才骑马走了。
不过走出去没有几里路,晏季便又收马回空间,直接运转轻功撒丫子狂奔回去了。
一来一回,除了八阿哥一行人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一趟送行并不能让八阿哥感动到将手中的势力交出去,但吃了解药的八阿哥,一但有儿有女了,他能不为儿女做打算?
他回不去京城了,能够不想让他的儿女回京城,得爵位?
所以晏季只需要等,用不了一年半载便会有好消息传来。而这期间,他只需要转上几道手续,逢年过节的给他那位好八叔送些节礼便够了。
虽然八阿哥离开了京城,但这件事情却远远还没有结束。
八阿哥的人一致以为这是太子的报复,而太子此时也是懵逼的。
有人说是八阿哥自编自导了这场戏,为的就是陷害太子,让人以为太子呲牙必报,难为储君。
四爷也在跟幕僚们商量这件事,四爷不相信八阿哥会蠢成那样,更不相信太子会用这么白目的方法陷害。
纵观所有成年的皇子,以四爷对他兄弟的了解,他还真的找不到那个幕后黑手。
别说四爷找不到,就是康熙也没找到。
越是找不到那个人,康熙就越暴躁。
三月末康熙准备提前巡幸塞外,不过他心情仍旧没有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