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四十二章

“是吗?”荀成的目光锁在苍临脸上,眼底升起莫名难辨的情绪,良久,他才挥了挥手,“一起带走。”

伏玉忍不住闭上了眼睛,这两日以来所有的希冀,所有的畅想,没想到这么快就崩溃。他预料到会有追兵,预料到前路难测,他以为自己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却没想到才走了这大半日就又落回了对方手里。

天大地大,他们两个少年只不过是想保住这条命安生的活着而已,却没想到都如此难以实现。

是不是只因为生在那帝王家,他此生就注定了了无希望?

那这样活着到底还有什么意思?

陈原离开前带走了几个他信得过的侍卫,其中就包括了那个看起来跟其他人不怎么一样的荀成。长乐宫门外倒是还有几个守卫,只不过看起来倒是比那个荀成好糊弄的多。趁着他们疏忽离开长乐宫不难,但如若不能一次成功,后果不堪设想。

伏玉每日除了上朝和去兴德宫请安,其他大半的时间都在长乐宫里策划此事,却始终不得头绪。

伏玉将手中的笔丢开,看了一眼被自己胡乱涂成一片的纸,顺手抓过丢进了一旁的炭炉里,看着火舌将它慢慢吞噬,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陛下。”程忠手里提着个食盒走了进来,肩头还沾着一点雪花,“最近天寒,我煮了点汤,您喝了暖暖身子。”说着他将食盒打开,把里面还冒着热气的瓦罐拿了出来,盛了一碗递到伏玉手里。

伏玉抽了抽鼻子,已经闻到了香味,刚刚的那一点不虞也已散去,捧着汤碗慢条斯理地喝了起来。

程忠见他喝的满足,心情也好上了几分,顺手收拾了一下被伏玉弄的一团乱的书案:“陛下刚刚在练字?”

伏玉撇了撇嘴角:“忠叔你是在笑话我吧,我一共也不识得几个字,练不练的又有什么意义。”

程忠笑了起来,将书案收拾好:“反正这长乐宫里书多得是,陛下你要是想,总会有人教你的。”

伏玉急忙摇了摇头:“不了吧还是,我也不打算考状元,多识几个字又能如何。”他将手里的汤碗放下,苦着一张脸道,“忠叔,这马上就要除夕了,可是我还是没想好到底要怎么甩开那几个侍卫离开皇城,再这么拖下去,非拖到陈原回来不可。”

此为防盗章伏玉把包袱背好,视线从小屋里环过,眼底升起了一丝黯然。尽管他们在这里只住了一夜,却是难得的轻松与安逸。

苍临将他面上的情绪都收入眼底,微微垂下眼帘,开口:“走吧。”

夜色漫漫,两个少年一起,迈上对他们来说全然陌生充满未知的一条路。

即使是这个时辰,仍有不少人想要逃出城去。而贺鸿仪不知道是还没分出精力,还是压根就真的没把这些平民百姓放在眼里,城门整夜不关,守在城门的兵士打着呵欠草草地盘问了一下两个人,翻看了一下他们不能再简单的行李,两个穿着破烂的穷苦少年当然没有引起他们的怀疑,很容易地就混出了城。

一切好像都按照他们的设想的那般顺利,二人出了城门一路顺着官道朝着西南方向而去。

两个人都没出过远门,对于去哪其实都没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只是伏玉听说西南那里路途险峻,随处可见奇峰峻岭。两个人若是隐匿于崇山峻岭之中,即使真的有人找去了那里,在群山之中想要找到他们两个也不容易。

但他们两个其实也不知道具体要怎么走,幸好他们没有具体的目标,只要是西南,什么地方都可以,这才想到沿着官道一路朝西南而去的办法。

不过两个人终归只有四条腿,这样不眠不休的赶路还是头一次,走了不到一个时辰就觉得疲惫不已。伏玉还好点,苍临原本就年纪小,长得又瘦弱,靠在路旁的树上喘了大半天,才稍微喘匀了气。

伏玉把水袋递给他,抬眼看了看渐亮的天色:“天快亮了,不然就在这里休息一会,这离都城也有一段距离了,天亮了再走应该也来得及。”

苍临喝了一大口水,轻轻地摇了摇头:“不行,咱们两个是走路的,如果追兵要骑马,这么一点距离一会就得追上我们。”他说着又喝了点水,朝着身侧的树林看了一眼,眉头微锁,突然想道,“不然,我们接下来不走官道了,就穿过这个树林朝西南走。”

伏玉有些犹豫:“不走官道的话,会不会行进速度更慢?”

“虽然慢,但却更出人意料。”苍临顺着官道一直,“官道只有这一个方向,但在树林里咱们却有更多的选择,如果追兵来了也更好躲避。”

伏玉想了想,觉得苍临的话还是有一些道理,他们在官道上走的再远,只要顺着官道去追他们,就总能抓到,而他们若是从树林里一路沿着山路前行,想要抓到他们就难的很了。只不过,一旦进到山里,两人就注定要风餐露宿,想要找一个安生睡觉的地方只怕都难。

不过那也没有什么办法,保命要紧。

两个人在路边坐了一会,等苍临缓了些力气,便又出发了。树林里确实要比官道上难走的多,前些日子刚下过雪,树林里还有些没有化尽的积雪,踩上去深一脚浅一脚的,两个少年只能拉着手一步又一步地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