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高通的阴招

约克波什轻描淡写地笑了笑,说道:“你们从公司能学到什么?要学也应该跟世界大企业学。再说,你们学的就是如何建立数字移动通信的研制体系吗?我们高通公司可以安排人员手把手地教你们,保证比他公司所教的科学得多。他公司自己都是一个在摸索的企业,能够教给你们多少东西?至于中断协议,你放心就是,我们已经跟他们谈妥了,他们不会找你们要罚款的。”

其实,约克波什不说这句话,他也知道对方已经摆平了公司,虽然不知道这个家伙是具体如何摆平的,按他的估计这个自以为高高在上的老外不是凭借他美国佬的身份并借助美国政府的力量(反正高通公司与美国政府的关系好),威胁对方答应中断与飞讯技术公司的合作,要不就是抓到了公司的什么把柄,或者空口许诺了什么好处。

只不过,姜新圩可不想按照这个家伙定好的调子走,现在飞讯技术公司在高通公司之前申请了不少技术专利,基本上将高通公司的路堵得死死的,高通公司自己申请的专利现在很多要么作废要么只能作为辅助专利使用,这让高通公司的高管们大惊失色又不甘心,更不可能就此放弃,要知道他们的股票还没有换成钞票呢,怎么可能容许就此被飞讯技术公司给整死的结果出现?他们肯定有求于飞讯技术公司,想把企业重新做得风风火火,否则的话,这个老外也不会万里迢迢地跑到华夏国来跟姜新圩谈合作,也不会跑到日本去威胁公司。

姜新圩心里镇定,但嘴里却说道:“成立数字移动通信体系只是一个方面,我们虽然在数字移动通信方面有所欠缺,但成立起来并不是什么难事,最多就是多花一段时间而已。可是,我们跟公司合作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双方已经达成了市场共享的协议,我们飞讯技术公司的产品将来有可能进入日本市场销售。……,请问约克波什先生,如果我们抛弃公司跟你们合作的话,你们能让我们进入你们没有移动通信设备市场吗?”

约克波什想都没想,就是说道:“不可能!……,姜,你们国家的市场如此巨大,你们有必要进入我们美国市场吗?再说了,虽然你们申请了不少专利,但是,你们缺乏必要的加工手段,不可能生产出符合欧美技术标准的产品,更别说跟我们美国大型电子企业生产的设备了,就算我们谈判之后让你进入,你们最后还是会得不偿失,在谈判桌上失去的东西根本不可能在我们美国市场上夺回来。”

姜新圩摇了摇头,说道:“不管我们的产品质量能不能达到欧美国家的标准,也不管我们的产品进入你们美国市场后能不能获得预期的效益,我们都得进入。我们可不能因为跟你们高通公司合作而丢弃这个预期。如果没这个好处,我们干嘛跟你们合作?你们高通公司是一只大老虎,而日公司只是一只猴子,而我们飞讯技术公司是一只山羊。如果是你,你这只山羊是愿意跟猴子合作还是愿意跟老虎合作?我可不想合作还没开始就被你们给吞吃了。”

约克波什沉思了一会,苦笑道:“你们华夏国人真是爱面子、爱虚荣。姜,你是一名企业家,应该知道如何在谈判中获得更加实惠的利益吧?你也知道我们高通公司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如果你我双方进行双方市场准入的谈判,你们飞讯技术公司势必在其他方面会放弃不少利益,何必呢?

与其花费心思夺得这些没有的空口承诺,就算让你们进入,你们也没有精力进入,还不如在其他方面获得利益,比如我们共同压迫日本政府开放他们的移动通信设备市场,逼迫东南亚国家开放他们的市场,你可以要求我们给你们提高在这些地区的市场份额,多好。”

(感谢漠孤烟万赏,感谢赫赫威龙的再次打赏,感谢漠孤烟、¢天外飞仙¢、睿wr、百里毛毛虫的月票)

{}无弹窗在那些巨头看来,他们国家跟华夏国尽快达成开放协议,只有好处没有好处,虽然协议里也会写上协议双方对等开放:华夏国容许外国的电信设备进入他们国内市场,而他们国内的设备也可以进入外国市场,但华夏国生产的电信设备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满足不了他们自己国内市场的需要,还怎么可能出口到国外来?

这个条款签不签都一样,根本就是假的,欧美国家根本不担心自己的市场会受到华夏国的电信设备的冲击。

“快跟华夏国谈判吧,迟了连汤都喝不上。”西方企业家绝对会跃跃欲试。

而国家做出这个开放决定就是希望西方企业家有这份惊喜和激动,就是希望他们鼓动他们的政府尽快和华夏国进行商贸谈判,希望他们尽快接纳华夏国成为关贸协定的人员:“还没有成为关贸协定的人员就如此放开市场,一旦入关,我们肯定还能获得更多的其他好处!”

这些外国企业肯定不会想到华夏国政府还有一个杀手锏,还埋伏了一个可以跟他们同场厮杀的竞争对手飞讯技术公司。

飞讯技术公司虽然这两年发展很快,从一家名不经转的小企业一下成了享誉全国的大企业,从生产简单的电话机到生产高科技寻呼机,但这些都不足以让西方那些高贵的企业家们放在心上,即使现在已经有消息证明飞讯技术公司已经研发出了两千门以下的小容量程控交换机。

在这些高贵的西方企业家看来,华夏国根本就培养不出优秀现代企业,更别说跟西方国家的大型企业竞争了,他们开发出几种产品也就是瞎猫撞到死耗子,不可能复制。西方国家的工业底蕴根本不是华夏国所能比拟的,而现代企业管理和竞争,华夏国更是当学徒都不配。连昔日经济规模达到世界第二的苏联都解体了,华夏国将来还存不存在都难说。

就在姜新圩想入非非的时候,郑梓桐又抛出了一个好处。

只听他说道:“姜总,上级为了支持你们。还制订了一个内部政策,那就是鼓励国内企业成为你们飞讯技术公司的配件提供商。无论是国营的还是私营的,主要他们是为你们飞讯技术公司提供配件、零件、部件,都一律授予高科技企业。享受高科技企业的一切待遇,包括税收优惠和贷款优惠,同时国营企业的领导还将根据他们的成绩进行相关奖励。相关部门还专门为你们成立了配套产品协调办公室,专门为你们物色适合加工你们产品的企业,组织全国数十所大学专门培训为生产你们产品所需要的技术人才。”

姜新圩不得不承认。这个政策也是一个非常有利于飞讯技术公司发展的政策,现在飞讯技术公司在技术开放和新产品设计上没有多少瓶颈,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扩大生产规模,扩大产品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