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引火烧身

按照上辈子这家合资企业的研发进度,目前长途程控交换机的研发还没有完成,他们还有不少难题没有解决。

姜新圩心道:“会不会是这家公司看到我们的小型程控交换机不但生产出来了,而且技术还不错,就故技重演,想跟我们合作?估计他们把这段时间从那套二手设备上琢磨出来的技术拿过来跟我们共享,又算是他们进行技术投资吧?”

姜新圩朝蒙晓峰问道:“他们准备怎么合作?”

蒙晓峰回答道:“他们说他们出技术,我们出资金。他们也说了,考虑到我们已经有了研发两千门容量的程控交换机经验,在合资的时候,他们可以适当减少他们技术所占的股份。……,姜总,我们要不要跟他们谈?”

姜新圩没有急于回答他,而是问道:“你觉得我们自己能不能独立完成长途程控交换机和万门以上大型程控交换机的研发吗?”

蒙晓峰摇了摇头,说道:“我不知道。如果是万门以上大型程控交换机,我有八成的把握,但对长途程控交换机的把握不大,特别是软件方面,我一点把握也没有。……,我觉得我们在软件控制上很薄弱。如果能够引进日本技术,应该对我们有好处。”

姜新圩笑道:“我不知道日本程控交换机技术水平如何,也许有企业比我们高,但这家富士东公司的技术水平肯定比我们公司的低,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或者是经验。”

“啊——”蒙晓峰吃惊地问道,“你怎么知道,你仔细调查过他们?”

姜新圩回答道:“我已经派人调查了他们,所以我知道。”

蒙晓峰自然不知道姜新圩说的是假话,很不相信地问道:“我们才开始研发程控交换机才多久?而且又是只研制了两千门容量的小型交换机,他们可是五年前就成立了,专门研制长途程控交换机,我们的经验怎么可能比他们还强?”

姜新圩笑了笑,心道:这事还真是解释不清。你可不知道我可是穿越来的,上辈子我就是专门指挥专家们研制通信设备的,其中就少不了长途程控交换机,你说我的经验能不比他们丰富吗?而且我的经验是成功经验,而他们的还只是在摸索,就算成功也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见蒙晓峰依然看着自己,等待自己的回答,他说道:“那我就跟你这么说吧,我们的技术肯定比他们强。只要我们集中精力开始研发,肯定远比他们早一天研制成功。……,拒绝他们吧。……,嘿嘿,我还想把那些属于我国的专家给挖回来呢,他们可是引火烧身……”

(感谢raopyu的月票,求推荐)i1292

{}无弹窗现在姜新圩只要稍微修改一下现在正在德国德飞凌公司正在生产的微处理器的设计,只要在它上面预留的位置增加几个功能,这款微处理器就能成为模拟手机的专用微处理器,也就解决了模拟手机最难设计的部分,剩下的最大难题就是手机的射频电路了。

说射频电路的问题最大,不是说这部分的电路研发、设计有多么难,而是在设计完成之后装配时所用的一些电子元器件难以在国内采购到。

自己的科研基地还不能马上生产,必须前往欧美国家采购。

他正准备好好思考一下让采购部门前往国外采购模拟手机所需的零配件,蒙晓峰就敲门走了进来,说道:“姜总,打扰一下。我有一个情况向你汇报。”

姜新圩问道:“什么情况?……,请说。”

蒙晓峰说道:“日本一家生产交换机的企业想跟我们联合开发万门大型程控交换机和长途交换机。”

本来程控交换机的研发和生产是由赵毅负责的,但因为姜新圩考虑到赵毅在研发交换机的时候对交换机内部数据流的控制有独特见解,特别是他在数据流通道选择方面某些想法与今后数字移动通信设备的一些思路相吻合,姜新圩就将他调到省城的科研基地去了,让他跟那《些来自原苏联以及一些欧美国家的专家一起进行研究,准备等他的技术提高、经验丰富之后负责数字移动通信研究所的工作。

他的工作就移交给了蒙晓峰,而自动化生产线就全部落在高聪身上了。本来蒙晓峰自己是准备参与芯片设计和生产的,但姜新圩认为他的技术在微电子方面并不突出,放在芯片设计和生产那个领域根本发挥不出大的作用,所以他有意先让蒙晓峰协助高聪负责了一段时间的自动生产线管理,见他在设备设计上有天赋。就让他填补了赵毅离开留下的空白,负责交换机的设计和生产。

姜新圩一愣,心里突然想起了什么,笑了一下,问道:“是一家叫富士东的公司吧?”

蒙晓峰倒是没有吃惊,以为日本人通过曾经留学日本的高聪找了他。肯定也找姜新圩,就点头道:“是的。这家公司已经在福海省建立了合资公司,专门研发长途程控交换机,现在已经有产品对外销售了。”

姜新圩笑了笑,说道:“我知道。这家公司的老板很聪明,呵呵,我是说日本老板。”

蒙晓峰不解的哦了一声,问道:“那你的意思是我国与他们合资的领导被他们耍了?”

姜新圩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也不算耍了,毕竟他们将来也能生产出来长途程控交换机并对外销售。只不过是我们免费给他们提供了试验场所、试验资金和广阔的市场,他们则不断掌握了技术、培养了人才、获得了利润,还被我们千恩万谢。”

蒙晓峰说道:“那岂不是说他们把我们卖了,我们还帮他们数钱?”

姜新圩笑了笑,一下想起了上辈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