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体面

既然正主快到了,夏守忠万没有让人等着的道理,一个翻身就利落的从炕上起身,都不用他干儿子进来伺候,就妥当的收拾好了衣冠鞋袜。随手与黄公公打了个招呼,他便自出门到大门外迎贾琏去了。

因着忠顺王府修葺一事,总揽其间营造工事的贾琏这几个月得了不少面圣的机会,宫内外许多人都晓得陛下很是欣赏贾侍郎,三不五时就要将人唤至清思殿里垂问一二,每每还都是御前的夏太监亲亲迎出来,以贾琏的品级,可以称得上是皇恩浩荡了。

今儿一见夏守忠又是大步往前赶,值守的侍卫就互相挤眉弄眼,暗中打赌来人是不是贾侍郎。后头果见一身四品文官常服的贾琏面容端肃的径直进了殿门,赌赢了人的下值后便又多一顿好酒喝。

杨垣用膳前还与上皇在含章宫中争执了一番,心里腻味的很,殿里伺候的宫女内侍也都被他撵了出去。好不容易等着了贾琏,他见面就是好一顿埋怨:“幸亏给了你这么个差事,你还能记着进来陪我说说话,不然我看你每天下值恨不能干脆带着妹妹住到林尚书府上,心里哪儿还有个轻重缓急,什么大事都耽搁了。你这德性,我是万万不能让皇后给你个媳妇的,定是个英雄气短的货色!”

许是被上皇和一干三心二意的老臣扰的心烦气躁,杨垣这一二年单独召心腹臣子说话时明显唠叨了不少,加上不少人都到了外放为一地长官的关键时刻,最近留在京里又能放心说话的只剩了一个贾琏,杨垣的话不免就更多了些。

贾琏已是习以为常,轻咳一声后一板一眼跪下行礼告罪,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便是最严苛的礼部官员在场也绝对挑不出一丝毛病。

该走的礼数都做完了,贾琏才轻轻一挽袖子,一面从袖袋里摸出个蜜蜡丸子奉到杨垣手上,一面浅笑着回道:“臣在外头桩桩件件哪样不想着回禀陛下?您心里不痛快,自有公主皇子承欢膝下,娘娘们温柔解语,臣不过在先生家里偷一时清闲,竟也值得您惦念,倒真是臣的罪过了。”

杨垣随手将蜜蜡丸子捏碎,眯着眼将里头藏着的布条取出来细细瞧了一遍,又面不改色的将布条塞在熏炉里燃尽了,才白了贾琏一眼嗤道:“不知道多为我分忧,啃几块硬骨头下来,见天儿的就知道欺负小表弟。我就没有表弟能欺负了?也就是你先生不慈,不护着自个儿儿子,不然一天三顿手板子抽你。”

贾琏脸上依旧带着温和笑意,随口就说起自己与林海一家,特别是年幼的林樟相处的趣事,仿佛在杨垣问话时轻轻点了一下头只是事有巧合,并无半分深意。

只有状似闲聊家事,叫父母亲人扰的有些心绪不宁的君臣二人心里清楚,有些事儿他们筹谋了这么多年,终于到了真正动手的时候。

皇城清思殿西侧正对着茶水房的隔间里,御前总领太监夏守忠刚退下来准备歇脚吃茶,候在这边儿的小内侍们便一拥而上,围着嘘寒问暖,端茶倒水、揉肩捶背、脱鞋捏脚,周到又贴心。外头挤不进来的也没干站着,极有眼色的四散做事去了,定要叫人瞧见他们的长处。

夏守忠当年初进宫时也曾苦熬过好些年,跟着他干爹王德力在揽月轩里伺候陛下和去了的老主子,见天儿的都要想尽法子打点宫中上下的关系,如何不明白这些猴儿心里的念想,不过都是想着做这人上人罢了。

毫不客气的享用着底下人的孝心,夏守忠惬意的眯了眯眼,却是一个字儿都不肯与这些人说。想他当年日子过得那般难,每日里起来都不晓得还能不能全手全脚的回到屋里,这帮小兔崽子才哪儿到哪儿?他就是命好,熬到伺候的主子有了大造化,才能翻身成了宫里头一份儿的夏爷爷,旁人想来分这份体面,又不是他们揽月轩出来的老人儿,那是门儿也没有。

夏守忠不说话,那些围着的小内侍们也不肯死心,继续殷勤的围着撞木钟,还是王德力王老太监在宫里收的小徒孙黄公公来了,小内侍们才奉上茶后一步三回头的散了。

黄公公如今已经靠着在御前的体面施展手腕将内务府捏在了手里,连上皇手下的人都要退一射之地。除了上皇宫中用度他还不敢贸然插手,其他地方俨然就是个说一不二的霸道人物,寻常时候也根本不往清思殿里来。毕竟他们这些熬出头的大太监心里都很有独,忙着辖制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生怕哪天蹦出个能耐人来不说,也并不爱见人在自个儿管事的地方瞎转悠。

一见黄公公人,夏守忠心里就有了数儿,没骨头一样从炕上挪了挪,勉强算是坐起了身,抬手招待了一句:“才泡的闻林茶,陛下昨儿赐下来的,你也尝尝。”

夏黄二人中,夏守忠本就高了一辈儿,在杨垣身边伺候的最久、情分最深、也最有体面,是揽月轩出身的大太监们的头儿,他能这样说,已经算是十分好客了。

即便如今也算是飞黄腾达了,黄公公依旧丝毫不敢在夏守忠面前拿大。他仍守着后辈的礼节,规矩在椅子上坐了,细细品了一口茶,立时赞不绝口。

闻林茶自前朝起就是宫中贡品,至今已有二百余载,这宫城内上至陛下和老圣人,下至得脸的奴婢,都长了条善品此茶的好舌头。夏守忠这茶不过中等,算不得什么佳品,可这宫里一向对人不对物,夏总管的茶,自然便是上上等,黄公公夸奖的也是真心实意、发自肺腑。

见黄小子还是这么上道,夏守忠脸上的笑意也更浓了些,细着嗓子慢条斯理问道:“你这时候过来,那头谁盯着?如今多少事儿还没个决断,你这一撒手,那群猴儿还不翻了天去?御前这儿,不是还有我呢。若实在得闲,去城外瞧一眼咱们老祖宗,圣上都记你的好。”

已经告老的王德力并无亲生儿女,这些徒子徒孙们便为他老人家在宫外置办了田庄,奉他做了老太爷,杨垣那边儿也是过了明路的。谁若是能在王德力那里得一句好,回头杨垣自然也高看一眼,这是御前伺候都得不着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