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之前秦桧已经把赵构有意罢林冲的官除林冲的爵位已经向他的一些党羽透了风,所以,他的那些党羽纷纷指责林冲,让赵构治林冲的大罪。
一直没的吭声听着百官议论的赵构看了朱胜非一眼,问道:“朱胜非,你是左相,这件事你怎么看呀?
朱胜非虽然算是林冲的人,但是他也并不认可林冲的这种近乎于强盗的手段,他生性耿直,并不因为自己是林冲的就会不明是非地替林冲说话。
听赵构问他,他出班奏道:“官家,臣与各位大人的意见相仿,不过,臣以为吴王虽说有罪,但不足以全部罢免,可免去所赏太师、太尉之衔,以示惩处,吴王熟识兵事,各路边将多是吴王的部属,所以臣以为大宋军务大事、枢密院还需由吴王掌管。”
赵构不阴不阳地一撇嘴,冷笑道:“即然你也识为林冲有罪,那只免赏衔,是不是轻了些呢?”
还没等朱胜非答应,一旁的赵鼎急不可耐地出班喊道:“官家,微臣有话要说。”
赵构撇了赵鼎一眼,“呃,赵鼎,你有什么话讲?说吧。”
赵鼎急切地说道:“官家,吴王鼓动饥抢大户是不对,可是这件事微臣以为需要两面看。首先,要看吴王鼓动饥民是做了什么事,如果他是撺掇饥民借灾情造反,臣请官家下旨立斩了他,而不仅仅是免官除爵。
可是,现在大家也看到了,吴王鼓动那些饥民并不是造反,而是让他些为富为仁的富户拿出钱来替我们大宋江山社稷平维持平稳,不至饥民作乱,所谓,非常之期,非常之事,必定要用非常的办法才行。
以吴王之智,当然知道做这件事的危险,他完全可以不做,安安稳稳地当他的官,当他的王爷,和在座的所有大人一样,而且可以说些大义凛然,好听的话,可是国事呢,国事怎么办呀,难道让官家出去求那些为富不仁的富商们拿钱赈灾吗?
现在我们再来看这件事的结果,赈灾的钱已经足额筹齐了,饥民们也没闹出什么大事,也没出什么人命,现在也平安无事。
所以,微臣以为,吴王不但无过,反而有功,吴王不顾个人官位爵位,一心替国家,替官家分忧解愁,应该大大的嘉奖才对!”
赵鼎的这番话一下在朝堂上炸开了锅,百官纷纷出言指责他,有的官员甚至请求赵构以他与林冲同罪论处,罢了他的官,交大理寺查办。
朝堂之上一时乱哄哄的,赵构皱了皱眉头站了起来,高声说道:“好啦,你们说了半天了,听朕说几句。”
说着他慢慢走下,鸾台的台阶,边走边用异样的目光扫视着百官,面无表情地说:“那些无良商人,靠着我们发了大财,可是呢国家有难,他们却坐视不管,等着看朕的笑话。这是什么?这是欺君!”
赵构的话一下扭转了整个大殿上的形势,百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不知所措。
赵构继续说道:“……老实跟你们说,看到他们不肯拿钱出来替国家,替朕排忧解难,朕都想以欺君之罪派兵抄了他们的家,可是呢,如果朕真的这么做了,史书上会记下朕一笔,说朕是个暴君,所以朕虽说心里非常生气,也无可奈何,毕竟朕是一国之君嘛,
这点脸面还得留着的,可是治理国家,光要脸面,不作为也不行呀,坏人由谁来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