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已经确定摧毁。”无线电中,沈长文在测试了电场强度之后,第一个回复了消息——现在,整个这颗星球里,无线电场将不复存在。
“目标已经确定摧毁,”搜救队通过建议的雷达扫描,在爆炸后的10分钟,第一时间确定了目标区域已经完全消失,不复存在,“存在微量核辐射,但尚在安全范围。”
正常爆炸的核弹辐射留存度一般都不算高,因为核弹在设计的时候,最大的要求之一,就是要让核材料最高效率的发生反应——任何核辐射的残留都是对核材料的浪费。更不用说这颗星球本身地形特殊,大量的区域都是空气,不存在陆地这种容易沾染、积蓄辐射物质的地形。但从辐射的角度来看,这颗核弹爆炸的很干净。
“核弹爆炸正常,”叶夫根尼第三次,通过核弹的爆炸数据,做出他的专业判断,“一次完整的爆炸。”
按照事先约定好的,言修在第一时间朝着乾阳门飞去,尽管已经有了三次确定,但还是需要他去现场,做最后的确认。
第一时间进入核爆现场!
如果言修是一个地球人,这简直就是一个反人类的命令。
不过对反正对可以无数次重生的修者来说,辐射只能算是稍微有点麻烦的威胁。
十分钟后,言修来到了记忆中乾阳门的位置。
乾阳门所属的乾阳岛,此时已经完全消失了,不仅仅是这座岛,在言修记忆中,靠着乾阳岛最近的其他几座岛屿,也都消失了大半。在这些岛屿残存的部分上,言修还能清晰的看到高温熔融后的惨状——在一个岛屿的中心,数千把飞剑被融化成一大团金属球,但因为地形的原因,这金属团融化的并不完全,所以还能看见一些飞剑小部分的模样。
在这一团球附近,这些飞剑的主人们的尸体,已经完全消失不见,唯一留下印记的,是地面上淡淡的,被汽化后身体留下的焦痕——仿佛他们的影子被留在了这里一般。
“乾阳门完了。”言修报告道,“什么都没剩下,我们成功了。”
“不,”吴小清的声音从无线电那头传过来,“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回来吧,回空间站。”
“为什么?”言修有些不理解道,“我们现在可以乘胜追击。”
“不,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胜利,是时间。”
尽管言修躲在数百米深的小岛中央,但爆炸发生的时候,他还是第一时间感觉到了。
他感觉到的并不是震动、爆炸产生的巨响、光线,或者其他的痕迹,而是灵气的变化。
对于飞人们来说,时时刻刻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灵气,这几乎是每一个人的本能,这就如同地球人时时刻刻,每分每秒的呼吸一般。
这种时刻和周围电场进行的互动,让飞人们可以随时察觉到周围电磁环境的变化。平时停下来找地方专心充电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在一小段空间内,来来回回走上几圈,以确定效率最高的充电地点。——这就跟人走路时,总会不自觉的沿着最平坦的地形行走是一个道理。
在升天境,始终存在的电磁场,对于飞人们来说,就好像地球上始终存在的地面以及重力场。
在地球上,往往重力场发生剧烈变化的区域,都是一些地形不让人舒服的所在。比如一条深沟,一座山峰,一道悬崖……
但对于飞人来说,电磁场的起伏,在生活中是常有的事。无线电场的能量密度分布往往跟两个因素有关,第一是周围的地形,比如在金属的建筑内,电场的强度就会急剧衰减,如果是在空气中,情况就会有很大的改善,第二就是周围的人数,这个很容易理解,人越多的地方,能量必定也更加稀薄和分散。
但有一点是大致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不管能量的多少,每个飞人对电场的感知,是确定的。哪怕有时候在全封闭的金属建筑内部,特斯拉效应已经让他们无法和电场产生联系,又或者在是噬魂阵中,因为电磁波的通讯被切断,无法感知到法器……甚至是这两种状态的叠加,在建筑内部遭遇了噬魂阵。
但即使遇到了这种情况,就好像一个地球人被关进了牢房,还上了手铐脚镣一般,但对重力本身的感知,是确定的。在整个星球上,无线感应电场的存在,就好像这颗星球的心跳一般,只要是飞人,不管身处何地,只要静心下来,都能感觉到它的脉搏,从中汲取到力量。
但言修注意到,就在搜救队通知他,爆炸命令已经发出之后,几乎同一个瞬间,这颗星球的心跳,消失了。
对于言修来说,这种滋味绝对算不上好受。
仿佛空气中的氧气也在同一个瞬间消失一般,言修甚至突然会觉得自己呼吸有些困难,喘不过气来——他忍不住从随身的化虚石里面大大抽了一口灵气,才稍微缓解了这种症状。
后来言修才知道,这种症状被搜救队称之为“断电综合征”,专门用来指代修者们的这种生理状况。
其发病的逻辑很简单,因为飞人们的身体中,很多生理活动都是跟电能直接挂钩的,身体都是在下意识之间,从电场中获得能量,又用出能量——这跟呼吸几乎就是一回事,但他们本身是没有知觉的。在这个背景电场消失之后,整个人的这种生理惯性瞬间被打乱,短时间内会出现一些生理异常。
但这种不适很快就会随着身体的自动调整而消失——每个人体内都有储存的电能,他们的身体会自然而然,把这部分电能开始利用起来。
言修刚刚从这种不适感中,稍微恢复了之后,他便感觉到自己所处的这座岛传来了巨大的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