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惊动材料学界

位面黑科技 咬文嚼纸 2268 字 2024-04-20

《自然》杂志一直在等陈诺发表立方氮化硼的论文,陈诺那边却迟迟没有反应。《自然》杂志这一次主动上门联系陈诺发表论文,也被陈诺拒绝了。

蓝星集团发展到今天,并不需要通过发表论文打响自己的名气。

而且陈诺觉得很搞笑,蓝星集团的目标根本不是外界惊讶无比的立方氮化硼晶体,而是束管道路。

一个小小的材料都会让你们手足无措,那束管道路推出的那天你们会是什么感受?

江城郊外的军事实验室,十公里的束管道路已经建立起来。

束管道路比起普通道路和铁路的优势就展现了出来,建设容易造价低,因为束管的坚固性,它也适用于各种环境。

而且因为束管是预制后直接安装,重量轻,安装方便,比修建铁路和公里速度要快不少。不怕泥石流,不怕暴雨暴雪造成的地质灾害,在行驶时也不会在乎天气。

这十公里,张凯也只花了不到三月的时间就搭建完毕,花费的时间不在束管道路上,而是在束管列车上。

实验室中的束管道路是双向上下四车道,束管列车之间的间距有50公分,每辆列车依靠束管每部的磁力和磁导线保持着自身的平衡和特定的路线,并且保证四辆车在交错运行的时候不会相撞。

一辆束管列车可以搭载100人,这仅仅是实验室的车辆,如果需要车辆还可以做大。

陈诺和江蓠来到了试验场所,因为地球上的实验条件要比蓝星世界好太多,所以能够率先制作出样板道路。

看着如盘龙一般蜿蜒向前的透明束管道路,未来的科技感和传统的自然之美相结合,壮美的画面让陈诺自豪之情油然而上。

张毅汇报工作说道:“束管实验道路,初始我们建设了十公里。目前列车的速度为600到1000公里每小时。我们通过一百多次的试车,完全没有问题。”

“我现在代表束管道路实验组,邀请你和江蓠小姐上车!”张毅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同样适用立方氮化硼建设的车站里,一辆帅气如子弹状的列车列车停在束管之中,陈诺率先上车。

苹果和领方公司的谈判交给了新上任的领方ceo,但是蓝星集团有一个底线,贸易可以,苹果的拿货价一定要比华星的拿货价高出20,专利费另算。

同时,一台行者2手机送到了康宁公司实验室,经过仪器的分析,得出行者2改款外面的玻璃,的确是只有实验室才能生产出来的立方氮化硼晶体。

这个消息给康宁的震惊效应不亚于原子弹爆炸!

外行人看不就是个玻璃而已,内行才知道材料的改变意味着产业的革命。

就是因为这个小小的透明拨片,不到一个月时间,康宁利润就是缩水70。

全世界的公司,最怕的就是和蓝星集团打交道。

在商业街已经给蓝星集团赋予了死神的称号,蓝星集团进入哪个行业,这个行业的公司就会倒霉。

要么破产,要么利润缩水。

看看当初风光一时的三星、英特尔、微软,现在要死不活的,就是例子。

像华为和小米那样,能够和蓝星集团保持良好互动的公司毕竟是少数,现在轮到了康宁了。

康宁公司也觉得自己倒了八辈子霉,你蓝星不是玩儿科技的么?什么时候开始弄材料了!

“立方氮化硼晶体,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值价了!”康宁实验室,技术人员反复看着实验报告,心凉凉。

他们面对着蓝星集团毫无办法,对方无论是财力还是技术能力,都被对方完爆!

康宁公司唯一能做的,只有观察市场,降低自己玻璃的售价,和华国国产玻璃竞争,让当初高端的康宁玻璃下沉到华国的中端甚至低端手机上。

它和苹果也算是难兄难弟了。

中科院,新材料实验室。